[发明专利]树枝状聚缩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5950.8 | 申请日: | 2014-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4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成;黄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A61K47/48;A61K49/00;C12N15/8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李柏 |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缩酮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树枝状聚缩酮,其特征是,所述的树枝状聚缩酮具有以下通式结构:
其中:
(C)代表的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核;
Nc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核的多重性;
BR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支化单元;
TF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末端活性基团或分子;
P为支化单元BR的总数;
z为树枝状聚缩酮的末端活性基团或分子TF的数目,由下式计算得到;
z=NcNbGi;
在上述二式中,
Nc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核的多重性;Nb是树枝状聚缩酮的支化单元BR的多重性;
G是围绕所述的树枝状聚缩酮的核的支化单元BR的层数,即代数为1,2,3……i;
所述的末端活性基团或分子TF中的分子是有机小分子、药物分子、荧光标记分子及其衍生物、链状高分子或扇形树枝状聚合物;活性基团选自卤原子、羟基、巯基、胺基、醛基、环氧基、C1-20烷基、烯基、炔基、脂环基、叠氮基、偶氮苯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聚缩酮,其特征是:所述的P为支化单元BR的总数,其为1~2000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枝状聚缩酮,其特征是:所述的核的多重性,其多重性Nc是2~8的整数;所述的支化单元BR的多重性,其多重性Nb是2~8的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9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