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作为絮凝剂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2389.8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朱玥珺;靖波;檀国荣;陈文娟;翟磊;孟凡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离子 聚合物 作为 絮凝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作为絮凝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渤海油田稠油开采程度和采出液中含聚浓度增大,污水水量、水质变化大,稠油密度较大、酸值较高,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对处理工艺流程及药剂要求较高,用常规无机絮凝剂很难得到有效处理。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一级沉降二级过滤流程条件下,要想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则必须筛选或研制出针对性强,且效果好的絮凝剂,以保证稠油污水处理达标回注。
有机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相比,具有投量小、絮凝能力强、除油效果好、产生的浮渣量少等特点。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早在60年代初就着手有机絮凝剂的研制和开发工作,许多炼油厂的污水处理都使用有机絮凝剂。有机絮凝剂的生产厂有数百家,其产品种类繁多、商品牌号齐全、应用范围广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已成为精细化工领域的重要学科。目前国内工业用絮凝剂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主,分子量较高,从几十万到几百万,属于低电荷、高分子量型絮凝剂,絮凝效果好,但在水中溶解速度较慢,一般商品以粉剂和乳剂出售,使用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解决较特殊的投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作为絮凝剂中的应用,该絮凝剂具有水溶性好、使用方便等特点。
式Ⅰ所示阳离子聚合物在作为絮凝剂中的应用;
式Ⅰ中,m为数均聚合度时,为2888~4129之间的自然数,n为数均聚合度时,为7684~27280之间的自然数;
m为重均聚合度时,为4393~6397之间的自然数,n为重均聚合度时,为11686~44601的自然数;
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可为1.5~1.7,具体可为1.521、1.549或1.635。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絮凝剂用于净化含油污水,所述絮凝剂可降低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以及固体悬浮物含量。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阳离子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可为10%~30%,特性粘数可为855.9~983.4mL/g,数均分子量可为1.484×106~2.931×106g/mol,重均分子量可为2.257×106~4.792×106g/mol。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阳离子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可为10.07%,特性粘数可为855.9mL/g,数均分子量可为2.931×106g/mol,重均分子量可为4.792×106g/mol。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阳离子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可为18.76%,特性粘数可为930.8mL/g,数均分子量可为2.612×106g/mol,重均分子量可为4.046×106g/mol。
上述的应用中,所述阳离子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可为27.32%,特性粘数可为983.4mL/g,数均分子量可为1.484×106g/mol,重均分子量可为2.257×106g/mol。
本发明中式Ⅰ所示的阳离子聚合物可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
(1)四甲基脲与草酰氯进行反应得到二甲胺基-N,N-二甲基氯代氯烯亚铵;
(2)二甲基胺与所述二甲胺基-N,N-二甲基氯代氯烯亚铵进行反应得到六甲基氯胍;
(3)3-丁烯-1-醇与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得到3-丁烯-1-醇钠;
(4)所述六甲基氯胍与所述3-丁烯-1-醇钠进行反应得到阳离子单体三(二甲氨基)甲基-3-丁烯基醚盐酸盐,如式Ⅱ所示,
(5)在乳化剂和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丙烯酰胺与所述三(二甲氨基)甲基-3-丁烯基醚盐酸盐经反相乳液聚合即得式Ⅰ所示的阳离子聚合物。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4)中,所述六甲基氯胍与所述3-丁烯-1-醇钠的摩尔比为1:1;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10~25℃,时间可为3~6小时。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5)中,所述丙烯酰胺与所述三(二甲氨基)甲基-3-丁烯基醚盐酸盐的摩尔比可为63~85:15~37,具体可为75:25、63:37或85:15。
上述的制备方法中,步骤(5)中,所述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溶剂为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所述水可为去离子水,所述有机溶剂可为环己烷,所述水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2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柄摆式磨粉机
- 下一篇:一种金色链霉菌发酵生产金霉素的新型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