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4508.5 | 申请日: | 2014-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丽;冉永红;朱彦鹏;梁亚雄;吴长;马肖彤;马天忠;来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7/02 | 分类号: | E02B7/02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锯齿 泥石流 拦挡 结构 | ||
1.一种锯齿型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前部为按照等间距a均匀布置的钢筋混凝土制的防撞墩(1),防撞墩(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后部为钢筋混凝土制的坝体(2),防撞墩(1)平行于坝体(2)的迎流面,防撞墩(1)与坝体(2)在施工时同时浇筑,成为一个整体,并采用整体基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1)的布置遵循以下原则:沿坝体长度每20m内防撞墩(1)的数量(x)不小于4且不大于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1)的截面为等腰梯形,该梯形的下底D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该梯形的底角α大于60o小于80o;该梯形的高h不小于2m不大于4m;该梯形的上底C=D-2h/tan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距a根据沿坝体长度每20m内设1防撞墩(1)的布置数量(x)来推算:a=(20-D·x)/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体(2)的坝顶宽度A不小于1.5m且不大于3m;该坝体的背流面坡度i2取值范围:1:0.10、1:0.15、1:0.20;该坝体的迎流面坡度与所述的防撞墩(1)的坡度i1取1:0.10或无穷大,当i1为无穷大时即是坝体(2)的迎流面与防撞墩(1)均为竖直;该坝体的坝底宽度B=A+H(1/ i1+1/ i2),当i1为无穷大时B=A+H/ i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墩(1)、坝体(2)采用强度等级为C25及以上的混凝土;所述的基础(3)采用强度等级C30及以上的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齿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需加固的重力坝迎流面设置等间距布置的防撞墩(1),该重力坝平行于防撞墩(1),在该重力坝与防撞墩之间设置用于加强其整体性的搭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5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