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奈必洛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3840.X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9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钢;虞盛舟;徐斌;孙振宇;程祖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311/58 | 分类号: | C07D311/58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 地址: | 22455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奈必洛尔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奈必洛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奈必洛尔最早是由美国Johnson&Johnson公司研制,在意大利Menarim公司获上市许可;1997年在德国、荷兰首次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999年5月在英国等30多个国家陆续上市。而盐酸奈必洛尔为β1受体阻断剂,能温和的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盐酸奈必洛尔具有疗效显著、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个新的有前途的降压药物,由于盐酸奈必洛尔兼有心脏保护和血管扩张的优点,被预测为未来具有良好市场前途的“十大重磅炸弹”之一。
而(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是合成奈必洛尔或盐酸奈必洛尔的关键中间体,目前国内外对(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的合成工艺如下:
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WO2008010022A)中公开了一种关于(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的合成路线为方法,以6-氟色满-2-甲酸为原料出发,先制备成β-酮酸二酯,然后脱羧、再卤代得到中间体(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或者以6-氟色满-2-甲酸为原料出发,先制备β-酮酸二酯,然后醇解得到β-酮酸酯,在卤代得到卤代的β-酮酸酯,最后再脱羧得到中间体(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上述方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方法的反应过程中容易产生副产物,导致分离纯化困难,且分步收率和总收率低等缺点。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2127061A)公开了一种以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酸乙酯为原料,在有机金属锂化合物作用下与二卤代甲烷反应,得到(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
虽然,该方法路线短,但其,所用的原料如正丁基锂的成本较高,且工艺要求高,需要在-70℃的条件下反应进行,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奈必洛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实现具有反应路线短、原料成本低和收率高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奈必洛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6-氟色满-2-甲酸为原料,在敷酸剂存在下,使6-氟色满-2-甲酸与式Ⅰ化合物氯甲酸酯反应得到式Ⅱ化合物;
其中,式Ⅱ中R为烷基,且与式Ⅰ化合物中的R相对应;
B、再加入重氮甲烷,使式Ⅱ化合物与重氮甲烷进行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式Ⅲ化合物的反应液;
C、再向步骤B得到的反应液中加入卤化氢气体或卤化氢水溶液进行卤代反应,得到式Ⅳ化合物(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
式Ⅳ中,X选自卤素,优选,所述卤素选自氯、溴或碘。
本发明奈必洛尔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6-氟色满-2-甲酸的结构式如下:
同时,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的奈必洛尔中间体又名为(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由于6-氟色满-2-甲酸与重氮甲烷不能直接反应生成中间产物式Ⅲ化合物,因此,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先采用氯甲酸酯进行活化处理,从而能够使反应顺利进行;又由于活化反应过程中的反应位点并不涉及R基团,因此,烷基链R的长短并不会影响反应的进行,但考虑到成本问题,优选采用短链的氯甲酸酯;另外,活化过程中,还通过加入敷酸剂,除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化氢使反应更有效的进行,然后,再与重氮甲烷反应、卤代反应,得到最终产物式Ⅳ化合物(6-氟-3,4-二氢-2H-苯并吡喃-2-甲醇-2-基)乙酮卤代物,且本发明的方法相当于采用“一锅法”反应,具有反应路线短的同时,也大大的简化了工艺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减少了中间的处理过程也提高了最终产物的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八巨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瓷湿法修带滴水沿坯件的通用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