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21771.9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7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锐;刘坚;吴宏伟;王若宣;黄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 饱和 水力 特性 参数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试样容器、半透膜、丝网,所述试样容器设有用于容纳待测土体试样的腔室,所述试样容器顶部设有盖板,所述试样容器的腔室紧密扣合于基座,所述基座之上设有丝网、所述丝网上方铺设有半透膜,所述基座上还设有用于测量待测土体试样的负孔隙水压力的土体水势测量仪,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还设有计重装置、容纳瓶、进水管、出水管,所述蠕动泵设置于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穿设于基座中,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腔室,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容纳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呈螺旋状盘绕,其一端设置于基座中心,另一端设置于基座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通于集水槽位于基座边缘的一端,所述出水管连通于集水槽位于基座中心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容器沿竖直方向排布设有至少两个土体水势测量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土体水势测量仪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土体水势测量仪之间的间距为30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水势测量仪的反应时间为0.5min至2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水势测量仪的反应时间为1.5min。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的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组装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装置;将基座、进水管、出水管、容纳瓶相互组装连接,检查气密性;
步骤二:将待测土体试样放置于试样容器的腔室中;
步骤三:将装有待测土体试样的试样容器密封连接至基座,盖上盖板;
步骤四:安装土体水势测量仪,待土体水势测量仪数值稳定后记录土体水势测量仪的初始读数;
步骤五:根据土体水势测量仪初始读数和干湿路径要求,调整大分子溶液浓度,使大分子溶液在导管中循环运动,记录天平读数和土体水势测量仪读数;
步骤六:待吸力平衡后,调整大分子溶液浓度,记录天平读数和土体水势测量仪读数,直到吸力再次平衡;
步骤七:重复步骤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增/脱湿路径下非饱和土体水力特性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溶液采用PEG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17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