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9463.2 | 申请日: | 2014-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 递减 离心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压缩机,尤其是能够实现能效比高、噪音低和寿命长的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空调压缩机是空调中的核心部件,它各方面的性能指标是衡量空调优劣的主要标准,现有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容积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等,传统的容积式气体压缩机和往复式气体压缩虽然气密系数比较高,但是由于容积式气体压缩机和往复式气体压缩的机器内部出现零件与零件之间都有很大的摩擦力,而这些摩擦力无疑损耗了很多的能量,加上余缝损耗,导致容积式气体压缩机的能效比很低;传统的离心式压缩机虽然克服各个方面的摩擦力,但是离心式压缩机出现了喘振、气密系数低、排气量过大的缺点,这样就使空调的能效比下降,对资源造成了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离心压缩机能效比低、噪音大和气密系数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该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克服了传统压缩机的缺点,实现了适应能效比高(可达16-30)、工作电压范围宽(90V~260V)、气密系数高(96%以上)、噪音低(30db以下)、能连续输气,节约能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包括:离心轮盘、轮盘托、a气缸、进气管、散热管、a端盖、螺栓孔、壳体、流道出气口、弹簧、a轴承、主轴、转子、定子、b气缸、排气管、b端盖、b轴承、接线柱、接线、接线盒、流道,该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设有一个环形盘状的离心轮盘,离心轮盘上均匀设有螺栓孔,以方便连接螺栓用;离心轮盘上均匀分布有从圆心向圆周逐渐缩小递减式的流道,流道纵向每一点的截面积是根据用在该压缩机冷媒的热力学特性进行运算并通过多次试验确定的,流道在离心轮盘的带动下对气体进行逐步压缩,这样就解决了传动离心压缩机的喘振现象;离心圆盘通过螺栓与轮盘托连接,轮盘托周边开有多个流道出气口、中心处为开孔的盘托体,延长端为空心轴;离心轮盘一面通过螺栓与轮盘托连接,另一面通过a气缸与a端盖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a端盖的中心处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对正离心轮盘中心开口;进气管的一侧通过散热管与壳体的b端盖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b端盖外部上分别设有一个接线盒和排气管,b端盖内部通过b气缸与轮盘托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b气缸和a气缸的中心通过弹簧、a轴承、b轴承、主轴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主轴穿过轮盘托的空心轴连接着弹簧;轮盘托的空心轴外部依次设有转子、定子和壳体;定子通过接线与接线盒内的接线柱连接;壳体的两端分别与a端盖和b端盖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使用时,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离心轮盘,在轮托盘的带动下,气体在离心轮盘的流道作用逐步压缩,利用气缸的原理和封闭递减式的离心轮盘进行超近距离微缝隙连接,以达到阻止回气、高气密系数、无喘振和小排气量的目的,提高压缩机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减轻压缩机自身重量、缩小了体积,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封闭递减离心压缩机克服了传统压缩机的缺点,由于几乎无机械摩擦力、不用润滑油以提高冷热交换率降低工况标准,所以很节能,能效比从传动技术的8.6提升到16以上;同时由于流道的截面积从圆心到圆周是逐渐递减的,气流流动的同时也得到了减容压缩,再从流道出气口流出,流道出气口的压力比高压室高,不会出现回流现象,从而杜绝了喘振;加上本发明都是通过超近距离微缝隙精密配合连接的,高压室内高压气体只有极少量的串回进气管,使气密系数从传统的50%~70%提升到96%以上;还做到了结构较传统更加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生产成本低,已批量生产;还使压缩机的适应电压范围扩大到了90V~260V;提高了压缩机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节约了能源,是一种重大的技术突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中,1.离心轮盘,2.轮托盘,3.a气缸,4.进气管,5.散热管,6.a端盖,7.螺栓孔,8.壳体,9.流道出气口,10.弹簧,11. a轴承,12.主轴,13.转子,14.定子,15.b气缸,16.排气管,17.b端盖,18.b轴承,19.接线柱,20.接线,21.接线盒。
在图2中,22.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电脑系统及卡片电脑
- 下一篇:用于含气且低渗透性的煤矿层的开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