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织物及织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6238.3 | 申请日: | 2014-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宁光辉;李小军;李宇;李继军;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万晟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M11/44 | 分类号: | D06M11/44;D06M15/356;D06M15/53;D06M13/144;D06M101/06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 地址: | 71007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织物 织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特殊形状的纳米氧化锌的抗静电织物织造方法,属于织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静电织物及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日常生活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由此,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断的进入到纺织品行业。纺织品的功能性整理加工不断地增多,通过赋予纺织品的这些特殊的功能性来提高纺织品的附加值,从而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静电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影响是众所周知的,会影响电子产品的精度;会导致石化工业作业中产生放电现象而引起爆炸或燃烧;人体带静电还会造成容易吸尘、穿着不适、有电击感等不良影响。鉴于上述原因,抗静电行业都致力于防静电产品的研究。
在聚酰胺纺织品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聚酰胺纤维相互间或同其他物体接触摩擦都会产生带电现象,若电荷不断积累而未能消除,就会造成各种静电现象。静电使聚酰胺纺织品加工困难,易吸附灰尘,静电产的电火花,可引起爆炸和火灾。聚酰胺纤维常用的抗静电途径为:将抗静电剂加入纤维内部和表面,但其综合性能比较差、手感差、均匀性差、耐洗牢度差、透气性差等缺点;利用混纺交织方式在纺织品中混入导电纤维,其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都是比较优异的,但其生产成本比较高,工艺比较复杂,手感较差。
现有技术中得到的耐久性抗静电性纺织品,其主要方法为:①在织物表面施加阴离子或阳离子或两性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②在织物内部混入表面活性期剂;③通过树脂整理,将有导电性的树脂加在织物里面;④通过化学接枝,将导电性的高分子接在纤维表面。如使合成纤维带上吸湿性基团以防静电性能;⑤对组分纤维结构分子进行改进;⑥在纤维中添加电抗性低的组分。
方法①使用简便,目前国内外应用比较广泛,但其缺陷是不耐久,经过皂洗或干洗会因脱落而失效;方法②只在薄膜上应用;方法③④⑤对织物的物理性能影响较大,且费用昂贵;方法⑥属于内抗静电,能解决织物在制造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障碍,但对织物本身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加工纺织,在这过程中又会因其有效成分的散失而影响其抗静电性。同时,还存在着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手感不够柔软、花色品种少,导电化合物对人体的影响和使用性能较差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静电织物及织造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抗静电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基布面料织物放入20~30g/L碱溶液中处理,使得基布面料织物与碱溶液的重量比例为1:50,在60~100℃处理75~105min,处理过后冷却至室温,再用浓度为2~5%的醋酸溶液中和pH至7~10,水清洗后60℃烘干备用;
②配制溶液,取50ml0.04~0.12mol/L的锌盐的溶液中加入50ml0.08~0.15mol/L的含氨基的碱溶液,以400~1000rpm的速度进行剧烈搅拌2h,保持配制溶液温度为60~95℃;
③向装有步骤②制得溶液的容器中加入经过步骤①制备得到的备用基布面料织物,同时向其中加入0.4g的高分子聚合物和浓度为95%醇类物质50ml,然后置于35KHz频率超声处理15min,取出基布面料织物晾干后将基布面料织物再次浸入;
④最后将基布面料织物放在烘箱中60℃烘30min。
所述基布面料为混纺、棉布、呢绒中的几种或一种;
所述碱减量中使用的碱为无机碱,其中无机碱的种类为氢氧化钠、氨水、尿素、铵中的几种或一种;
所述锌盐为硝酸锌、氯化锌、醋酸锌中的几种或一种;
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中的几种或一种;
所述醇类物质为乙醇或甲醇中的一种或其任意量的组合,醇类物质的浓度为95%。
本发明所述一种抗静电织物及织造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抗静电织物,手感柔软,舒适透气性好;且防静电性能优异;本发明的抗静电织物织成的面料的防静电性能符合国家标准GB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的要求;该面料特别适用于石油、化工、煤矿、油库加油站、电力等易燃易爆环境的工作人员穿着,应用广泛;该方法制造的产品具有优异的的纺织性能,且纺织无需专门设备,加工简便,服装款式不限;能够任意染色,产品本身无环境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万晟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万晟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2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硅树脂接枝碳纤维涂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布匹切割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