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009891.7 | 申请日: | 2014-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袁求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51/00 | 分类号: | C08L51/00;C08L39/06;C08F287/00;C08F220/14;C08F222/06;C08F220/06;C08J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来 酸酐 聚合物 乳液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乳液合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材料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冷粘制鞋中TPR鞋底材料表面处理用的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以对称嵌段丁苯橡胶(SBS橡胶)为主体,配合其它材料加工制成的热塑性弹性体(也称热塑性橡胶(Thermoplastic robber),是一种兼具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在常温下显示橡胶高弹性,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也是继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之后的所谓第三代橡胶,缩写为TPR。由于其易加工和价格低廉性,被大量用作鞋底材料,尤其是中、高档运动鞋底材料。但由于其极性较弱,在冷粘制鞋工业中,为了提高粘接强度,常常需要对TPR粘结材料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方法一般为砂轮打磨使其具有粗糙的表面,或用表面处理剂改变鞋底材料的表面状态,或二者同时进行,以达到好的粘合效果。三氯异氰尿酸的甲苯溶液处理TPR后能起得好的粘结效果,但它不稳定需要临时配制,同时容易使材质表面变黄影响美观。李伟光研制了一种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与SBS橡胶的接枝共聚物溶液配制的TPR表面处理剂用于促进TPR鞋底粘合[粘接,2002,23(3)19],其中的甲苯是一种中等毒性的溶剂,能在人体内累积,长期接触会导致呼吸疾病、神经疾病甚至白血病等,给生产和使用的工人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表面处理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在装有温度计、通氮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装置和冷凝管的反应釜中加入甲苯、丁酮、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和SBS橡胶进行搅拌,控制温度为60~70℃;待SBS橡胶和马来酸酐完全溶解后向反应釜内充入氮气,升温至80~90℃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和丙烯酸单体的混合溶液,进行聚合反应3~5小时;降温至50~60℃,减压蒸馏除去50~80%的溶剂,然后加入中和剂至体系的PH值为6.5~8.5,反应0.5~1小时;在高速搅拌下逐渐加入去离子水,最后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即得用于TPR鞋底材料表面处理的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
以上各物质加入的重量份数为:
甲苯 100~130份
丁酮 100~130份
乙酸乙酯 10~20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 20~40份
马来酸酐 3~10份
SBS橡胶 30~50份
过氧化苯甲酰 1.5~2.5份
丙烯酸单体 20~40份
聚乙烯吡咯烷酮 5~10份
去离子水 600~800份
所述的中和剂为10 wt%三乙胺或二甲氨基乙醇的水溶液,所述的丙烯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
本发明方法通过将SBS橡胶接枝马来酸酐和丙烯酸类单体并形成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在冷粘制鞋中用于TPR鞋底材料的表面处理,不仅处理效果好,能够满足制鞋工业的粘接要求,同时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粘结实验表明,各种商业TPR鞋底材料使用该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进行表面处理后,采用聚氨酯胶粘剂,与真皮鞋面料粘合后,剥离时TPR鞋底材料被破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在装有温度计、通氮装置、机械搅拌装置、抽真空装置和冷凝管的反应烧瓶中加入100g甲苯、100g丁酮、10g乙酸乙酯、20g甲基丙烯酸甲酯、3g马来酸酐和50gSBS橡胶进行搅拌,控制温度为60℃;待SBS橡胶和马来酸酐完全溶解后向反应烧瓶内充入氮气,升温至80℃后采用滴加方式加入1.5g过氧化苯甲酰和20g甲基丙烯酸的混合溶液,进行聚合反应3小时;降温至50℃,减压蒸馏除去体系50%的溶剂,然后加入10wt%三乙胺水溶液至体系的PH值为6.5,反应0.5小时;在高速搅拌下逐渐加入600g去离子水,最后加入5g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均匀即得用于TPR鞋底材料表面处理的含马来酸酐聚合物乳液。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98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火花加工专用夹具
- 下一篇:带隐形挂衣带的发光织物服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