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1152.4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洪铉轸;朴璨汀;金炯泰;姜相宇;金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6B21/02 | 分类号: | F26B21/02;F26B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金红莲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循环 结构 空气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将外部的空气从下部吸入并从上部排出从而在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空气循环的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除湿器包括:形成内部空间的外壳、对循环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器、对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进行液化的冷凝器、使冷凝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及使液化后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发从而转换成汽化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的蒸发器等。
现有的对室内空气进行干燥从而使干燥对象物干燥的除湿器在外壳内部具有除湿部和送风部,因此存在如下问题:送风部运行时吐出的风量的压力损失增大。
因此,为了理想地对干燥对象物进行干燥,需要增大送风部的风量,为此需要提高送风部的输出,在此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与增大的风量相比,所产生的噪音更大。
此外,为了确保充足的风量,设置大容量的送风部的情况下,送风部的尺寸增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将增大的送风部设置在除湿器外壳的内部,包含外壳在内的除湿器本身的尺寸也会大型化。
此外,在现有的除湿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那样送风部的吐出量有限,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使用除湿器的室内空间中不易形成整体的空气循环。
此外,在现有的除湿器的情况下,由于设置于外壳内部的送风部及与外壳一体形成的空气排出部,存在如下问题:从除湿器吐出的干燥空气的吐出方向受限。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认识到上述那样的现有技术中发生的要求或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来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其未将送风部设置于外壳内部而是在外壳外部突出形成送风部,从而降低送风部的吐出风量的压力损失。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其充分确保送风部的吐出压力,从而在室内空间形成整体的空气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其通过形成于外壳前表面的空气排出口向干燥对象物直接送风并干燥,并通过形成于外壳前表面的空气吸入部来吸入潮湿空气,从而形成整体的空气循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送风部与外壳不是一体形成的,而是在外壳外部突出形成送风部,从而容易调节向干燥对象物吐出的干燥空气的风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其构成为以择一方式执行除湿功能和空气循环功能,从而除湿功能和空气循环功能各自的效率得以提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作为达成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部分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具有循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该外壳具备内部空间并设有空气吸入部和空气排出部;除湿部,该除湿部设于上述外壳的内部并对从上述空气吸入部移动到上述空气排出部的空气进行除湿;送风部,该送风部设于上述空气排出部一侧并通过上述空气排出部向干燥对象物吐出上述外壳的内部的空气;流路部,该流路部配置于上述除湿部的后端并将通过上述除湿部的干燥空气引导至上述送风部;以及管道部,该管道部的一侧与上述流路部相连接,另一侧设有上述送风部,形成有构成外部空气能流入到上述送风部的路径的贯通部。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空气吸入部可设于上述外壳的下部,上述空气排出部设于上述外壳的前表面的上部。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可构成为对上述送风部的送风方向进行转换。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可构成为能相对于上述流路部沿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中的至少一方向进行旋转。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设为能相对于上述流路部沿左右方向进行旋转,并可具备使管道部沿左右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部。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能相对于上述流路部沿上下方向进行旋转,并可具备使管道部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可包括:设为能相对于上述流路部沿左右方向旋转的第一管道部和使上述第一管道部沿左右方向旋转的第一驱动部;设为能相对于上述第一管道部沿上下方向旋转且设有上述送风部的第二管道部、以及使上述第二管道部沿上下方向旋转的第二驱动部。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上述管道部可设有使上述贯通部开闭的开闭构件。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可包括把手部,该把手部设于上述外壳的外侧,与上述开闭构件相连接并将外力传递到上述开闭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威株式会社,未经豪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11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歧管组件的多管束换热单元
- 下一篇: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