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形成在基材上的构造体、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和线图案在审
| 申请号: | 201380056926.6 | 申请日: | 2013-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1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明渡纯;远藤聪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5D1/26 | 分类号: | B05D1/26;B05D3/02;H05K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形成 基材 构造 制造 方法 线图 | ||
1.一种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滴重叠固化层,其通过使液滴在基材的移动方向上倾斜并连续地重叠而固化所构成;
液滴流动固化层,其通过使所述液滴在所述液滴重叠固化层上流动,所述液滴不重叠而连续地固化所构成;以及
凹陷部,形成在所述液滴重叠固化层与所述液滴流动固化层的边界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滴重叠固化层在侧部具备在所述基材的移动方向上连续地倾斜而形成的凸形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体的高宽比为0.1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体具有相对于基材面的5度以上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流动固化层通过金属微粒子分散而形成,且金属部粒子在所述液滴流动固化层的表面分散地出现。
6.一种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向移动的基材照射光;
形成在所述基材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峰值温度的温度轮廓;
使液滴着落在所述温度轮廓的、从峰值温度变成所述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的低温的温度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变成所述基材的移动方向下游侧的低温的温度区域的温度梯度为1℃/mm以上且10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轮廓为非高斯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轮廓是,使所述非高斯分布的温度轮廓在所述移动基板上以所述液滴着落位置为中心旋转而成的帽形或双峰形状的温度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轮廓由所述光的照射功率、所述基材的导热率、热容量和移动速度来规定。
11.一种线图案,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体的宽度为0.5μm以上,高宽比为0.1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未经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69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