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线圈和热处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53162.5 | 申请日: | 2013-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7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嘉昌;杉山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H05B6/40;H05B6/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梁海莲;余明伟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线圈 热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工件的多个侧面进行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以及一种具有该加热线圈的热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照惯例,已经提出用于对工件的侧面处的多个地点进行部分感应加热的加热线圈(参见专利文献1)。例如,如图7所示,加热线圈40是众所周知的这样一种线圈,其具有一对加热导体41,其中一个加热导体41布置在工件10的侧面,另一个布置在工件10的相反侧面;并且加热导体41的端部分别与连接导体42连接。
在加热线圈40中,工件10布置在一对加热导体41之间;加热导体41面向工件10的侧面的一部分;电源与该对加热导体41的另一个端部连接;并且电力通过加热导体41和连接导体42供给,以对工件10的各侧面进行部分感应加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PTL 1:JP 2002270357A
在常规的加热线圈40中,如图7所示,具有宽度对应于工件10的加热侧面或区域的一对加热导体41通过连接导体42彼此连接。然而,由于电流沿最短路径流动,因而电流不是均匀地流过加热导体41和连接导体42的所有连接部分,而是朝内侧偏置,如图7中的点划线所示。因此,沿偏置电流路径Ip,感应加热会进行得更强烈,而对工件10的所有加热侧面进行的热处理会不均匀,实际上,这是最近发现不均匀性会导致不良热处理。此外,观察到宽度越宽,趋势越明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加热线圈,使得沿宽度方向对工件进行均匀热处理,以及提供一种具有该加热线圈的热处理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加热线圈包括:
至少一组加热导体,其中一组加热导体布置在工件的侧面,另一组布置在工件的相反侧面;以及
多个连接导体,用于将一组加热导体的端部与另一组加热导体的端部连接,其中
每个加热导体与至少两个连接导体连接,并且
连接导体从每个加热导体的端部沿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
在该加热线圈中,优选地,与连接导体连接的加热导体的端部面向工件的侧面。在那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一对连接导体设置成从各自的加热导体的一个端部对称地延伸。
进一步,至少一组加热导体可部分地面向工件并且彼此平行布置,并且至少两个连接导体可围绕工件对称地布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处理设备包括:上述加热线圈和与每个加热导体的另一个端部连接的电源。
在热处理设备中,优选地,在加热线圈的加热期间,工件沿一个方向以预定速度移动。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线圈和热处理设备,连接加热导体的端部的连接导体布置成从每个加热导体的端部以彼此不同的方向延伸,因此,电流在各自加热导体和连接导体的连接部分处不偏置。因为其可防止电流集中地流动到连接部分的一部分中,所以在对应于连接部分的工件的侧面处可以更均匀地进行感应加热。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加热线圈,使得工件沿宽度方向进行均匀感应加热,以及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的热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热处理设备的主要区段的结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热处理设备中的加热线圈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图2中的加热线圈的左视图。
图4是示出图2中的加热线圈和工件之间的关系的示意透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2中加热线圈的电流路径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各个导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前视图。
图7是示出传统热处理设备中加热线圈的示例的局部侧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工件
11:侧面部分
12:上部面和下部面
13:拐角部分
14:凹面部分
20:热处理设备
21:加热线圈
22:冷却区段
23:窄宽度导体
24:宽宽度导体
25,26:芯
27:端部导体
28:引线部分
28a:接触板
29:连接导体
29a:上连接导体
29b:下连接导体
31:用于冷却液体的入口
32:用于冷却液体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将充分描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未经高周波热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31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备用电池的镇流器
- 下一篇:用于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的系统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