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6062.7 | 申请日: | 2013-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裕史;佐藤友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国 |
| 主分类号: | F02M69/02 | 分类号: | F02M69/02;F02D9/10;F02M37/00;F02M37/04;F02M37/06;F02M69/00;F02M69/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燃料 供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燃料箱内的燃料加压到能向内燃机喷射的压力的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两轮机动车中,使用喷油器来喷射燃料的方式是普遍的。这种燃料喷射是使用由泵部和对该泵部进行驱动的驱动部构成的燃料供给装置,对来自燃料箱内的燃料进行加压,并将燃料引导至发动机(相当于内燃机)的方式。最近,为了能从燃料喷射位置附近进行燃料供给,具有将泵部、驱动部配置于构成发动机的吸气管的一部分的吸气管构件的趋势。
在多数燃料供给装置中,使用将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泵部以沿着吸气管构件的径向立起的方式安装,并将电动机部(相当于驱动部)组装于上述立起后的泵部的端部,且将吸入用连接口件(接收来自燃料箱的燃料)、回流燃料连接口件(将回流燃料排出)设于上述泵部的端部的结构,或者是使用将专利文献2所公开那样的电动机部(相当于驱动部)以朝向与吸气管构件交叉的径向一侧伸出的方式安装,并将泵部组装于上述电动机部的伸出后的端部,且将吸入用连接口件、回流燃料连接口件设于电动机部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开平4-549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105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样的燃料供给装置由于包括电动机部、螺线管部等带有重量的驱动部,因此,容易受到从吸气管构件传递来的发动机振动、行驶振动及冲击。
然而,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燃料供给装置中,均在以吸气管构件为中心的重量平衡上存在问题,对于从吸气管构件传递来的振动及冲击的抗振性较低。
即,在专利文献1的燃料供给装置中,呈现泵部、电动机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燃料连接口件朝向吸气管构件的径向一侧伸出的布局。特别是,在距吸气管构件最远的地方配置有重的电动机部,因此,因重量的偏置这一主要原因,而在燃料供给装置上容易产生以吸气管构件为中心的旋转力矩。而且,在处于将燃料供给装置设置于两轮机动车的状态时,由于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燃料连接口件上施加有从燃料箱延伸出的软管构件的重量及对该软管构件进行保持的保持件的重量,因此,重量的偏置呈变大的趋势,容易产生旋转力矩。因而,上述燃料供给装置在重量上的平衡不佳,对于从吸气管构件传递来的振动(发动机振动、行驶振动等)及冲击,容易产生振动。
专利文献2的燃料供给装置也以使重的电动机部、泵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燃料连接口件从吸气管构件的径向一侧伸出的方式布局,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地,燃料供给装置因重量的偏置(重量上的平衡差等),而容易产生以吸气管构件为中心的旋转力矩,对于从吸气管构件传递来的振动及冲击,容易振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对于从吸气管构件传递来的振动及冲击的抗振性的提高。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燃料供给装置包括:泵部,该泵部进行燃料的加压;驱动部,该驱动部对泵部进行驱动;吸入用连接口件,该吸入用连接口件将吸入燃料向泵部引导;以及回流用连接口件,该回流用连接口件将来自泵部的回流燃料排出,泵部以与构成内燃机的吸气管的一部分的吸气管构件的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式支承于吸气管构件的外周部,驱动部设于与吸气管构件交叉的泵部的一方端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用连接口件设于交叉的泵部的另一方端部。
通过上述结构,泵部的重量以吸气管构件为中心分布在两侧。在上述泵部的一端部配置有重的驱动部,在位于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配置有吸入用连接口件、回流用连接口件,该吸入用连接口件、回流用连接口件与从燃料箱延伸出的软管构件连接。
在技术方案2中,其特征是,泵部使用具有利用柱塞的往复运动来对燃料进行加压的筒形的柱塞式泵部的结构,驱动部构成为具有对柱塞进行往复驱动的电动机部,柱塞式泵部以使泵部的轴心方向与吸气管构件的轴心方向交叉的方式支承于吸气管构件的外周部,电动机部设于与上述吸气管构件交叉的柱塞式泵部的一方端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用连接口件设于交叉的柱塞式泵部的另一方端部。
在技术方案3中,其特征是,电动机部从柱塞式泵部的一方端部沿着吸气管构件的周向呈大致L形配置,并使电动机部的重心位置靠近吸气管构件。
在技术方案4中,其特征是,柱塞式泵部在吸入用连接口件及回流用连接口件所配置的另一方端部侧具有压力调节器,该压力调节器将排出燃料保持在规定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国,未经株式会社三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6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