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8518.5 | 申请日: | 2013-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9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伍见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模具 圆孔 倒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背景技术
汽车模具的边角及圆孔都需要倒角,较小的圆孔倒角通常采用钻床或者用气动砂轮工具,因汽车模具本身体积较大,导致搬运不方便,加长了模具的制作周期,而且钻床设备成本较高,气动砂轮需要气源作驱动,倒角效率又低下,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鉴于以上所述,因倒角本身不需要太大的切削力,手摇驱动提供的切削力足以满足其要求,因此已经有很多手摇驱动倒角器被应用,但是目前的手摇驱动倒角器,因为不能调节钻柄的高度,如果工作时间长,操作人员一直站着或者蹲着会很累,操作不方便,也会影响工作效率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钻柄和倒角钻头,所述钻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端中固接有螺杆,螺杆上安装有与外管内腔相适应的锁紧套,锁紧套相对于内管内端具有锁紧套锥面,内管内端头部具有与锁紧套锥面相适应的锥面,沿内管锥面端向内管方向设有涨开沟槽,在外管的中间段上对称的设有导向沟槽,所述锁紧套上设有与导向沟槽对应的导向柱,所述内管的一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倒角钻头的连接端连接,所述外管的端口顶部设有手持下压部。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与螺杆通过销轴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倒角钻头的连接端设有与内管连接部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中部固定有手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涨开沟槽的数量为4条。
进一步的,所述倒角钻头为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由于钻柄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内端中固接有螺杆,螺杆上安装有与外管内腔相适应的锁紧套,锁紧套相对于内管内端具有锁紧套锥面,内管内端头部具有与锁紧套锥面相适应的锥面,沿内管锥面端向内管方向设有涨开沟槽,在外管的中间段上对称的设有导向沟槽,所述锁紧套上设有与导向沟槽对应的导向柱。操作时,通过调整钻柄的高度,进而适当的调整工作的姿势,站立或者下蹲都可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的内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
1、外管;2、内管;3、倒角钻头;4、手持下压部;5、手护套;6、螺杆;7、锁紧套锥面;8、锁紧套;9、锥面;10、涨开沟槽;11、导向沟槽;12、导向柱;13、销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包括钻柄和倒角钻头3,所述钻柄包括内管2和外管1,所述内管的内端中固接有螺杆6,螺杆6上安装有与外管1内腔相适应的锁紧套8,锁紧套8相对于内管2内端具有锁紧套锥面7,内管2内端头部具有与锁紧套锥面7相适应的锥面9,沿内管锥面端向内管2方向设有涨开沟槽10,在外管1的中间段上对称的设有导向沟槽11,所述锁紧套8上设有与导向沟槽11对应的导向柱12。所述内管2的一端为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倒角钻头3的连接端连接,所述外管 1的端口顶部设有手持下压部4。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所述内管2与螺杆6通过销轴13固定在一起。这样连接更可靠。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所述内管2的连接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倒角钻头3的连接端设有与内管连接部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容易拆卸。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所述外管1中部固定有手护套5。增加了手与外管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所述涨开沟槽10的数量为4条。极大的方便了高矮不同的工作人员的操作。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模具圆孔倒角器,所述倒角钻头3为锥形。有利于增大倒角时的压强和减小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8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