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井仪器转换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5043.4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6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生;李光辉;齐国明;张立成;梁大为;赵军建;严柯;董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惠磊;曲鹏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仪器 转换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测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测井仪器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也实现了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其中,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是利用岩层的电化学特性、导电特性、声学特性、放射性等地球物理特性,测量地球物理参数的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方法之一。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其发展大体经历了模拟测井、数字测井、数控测井、成像测井四个阶段。
现有技术中,在成像测井这个阶段主要应用的测井技术以及相应测井系统有ELIS测井系统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系统;相应的,测井设备也包括ELIS测井装置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装置。测井作业具体操作中,张力采集信号的传递必不可少;但是ELIS EDIB系列井下仪器与哈里伯顿DITS系列井下仪器之间的连接存在缺陷,不能实现信号的有效传递。具体为,ELIS系列井下仪器ERMT张力短节不能与DITS系列井下仪器直接挂接使用,无法完成张力、温度信号的采集;目前只能通过购买全新的一套与之相配合的连接设备来解决信号传递的问题;上述解决办法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加大了购买设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能够实现ELIS测井系统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系统之间的采集信号传递;同时,能够有效保证ELIS测井系统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系统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井仪器转换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一端设置与ELIS测井仪器配合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接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仪器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接头本体内部设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的芯线;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设置有内螺纹的插接槽结构。
上述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有密封槽。
上述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插接槽为深10cm-20cm的插接槽。
上述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接头本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处设置有安装孔。
上述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安装孔包括周向均布在所述接头本体外侧的4个安装孔。
上述测井仪器转换接头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接头本体为钛钢合金接头本体。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一端设置与ELIS测井仪器配合的第一连接结构,接头本体另一端设置有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仪器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接头本体内部设置连接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的芯线;第一连接结构为外螺纹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为插接槽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优选的短节转换,能够实现ELIS ERMT张力短节与哈里伯顿DITS系列井下仪器挂接使用,并提供可靠的张力、温度信号;即能够实现ELIS测井系统与哈里伯顿DITS测井系统之间的采集信号传递。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中,接头本体可以采用钛钢合金接头本体;能够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连接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5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