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4994.X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董捷;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20 | 分类号: | H01M4/20;B65G47/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工序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涂板工序是极板制造的关键工序,涂板时板面是否凹凸不平、是否有创伤,板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这些因素决定了在成品极板组装包板后装配时是否会刺破隔板纸导致正负极板搭接的问题。涂板机涂出的湿板经过板面干燥机后,其铅膏含水量仍可达到9%,湿板板面受到轻微撞击都会出现板面凹凸不平,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极板报废。
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包括涂板输送装置和收板输送装置,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如果收板输送装置的速度与涂板输送装置的速度一样,不便于员工的实际操作,由于涂板输送装置长度大于收板输送装置的长度,实际生产中需要涂板输送装置的速度大于收板输送装置的速度。如果涂板输送装置和收板输送装置的连接位置,两者高度一样,便会造成极板在涂板输送装置运行到收板输送装置时,后一片极板撞到前一片极板上,造成极板变形、报废,所以,收板输送装置与涂板输送装置会有一定高度的落差。然而,由于该高度落差,后一片极板在落下时还是存在撞击前一片极板,从而导致极板变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极板之间的撞击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包括涂板输送装置和收板输送装置,收板输送装置设置在涂板输送装置的下游,还包括过桥装置,过桥装置包括第一过桥装置和第二过桥装置,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收板输送装置与涂板输送装置相连接一端的两侧;第一过桥装置和第二过桥装置包括固定片、支撑片和过桥;固定片固定在收板输送装置的侧边支架上;支撑片平行于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带固定于固定片上;过桥为圆弧形,其固定在支撑片上,具有圆弧的边沿向上。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片包括两片互相垂直的第一翼和第二翼,第一翼固定在收板输送装置的侧边支架上,第二翼具有第一条形槽;支撑片具有与第一条形槽相对的第二条形槽,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钉;支撑片通过第一调节螺钉与固定片滑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片通过第二调节螺钉固定在收板输送装置的侧边支架上,第二调节螺钉用于调节固定片伸出收板输送装置侧边支架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片为长和宽各为26cm、4cm的矩形,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的长和宽各为22cm、2cm,过桥的长和高各为10cm、3cm。在一实施例中,固定片、支撑片为不锈钢材质,过桥为PVC材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通过过桥装置来减小从涂板输送装置输送过来的极板的速度,对极板进入收板输送装置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极板之间的撞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涂板工序的收板输送系统,包括涂板输送装置101和收板输送装置102,收板输送装置102设置在涂板输送装置101的下游。
该系统还包括过桥装置,过桥装置包括第一过桥装置103和第二过桥装置104,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收板输送装置102与涂板输送装置101相连接一端的两侧;第一过桥装置103和第二过桥装置104包括固定片105、支撑片106和过桥107;固定片105固定在收板输送装置102的侧边支架上;支撑片106平行于收板输送装置102的输送带固定于固定片105上;过桥107为圆弧形,其固定在支撑片106上,具有圆弧的边沿向上。过桥107具有圆弧的边沿向上是为了承接第一过桥装置103输送过来的极板,以减小极板的速度,从而安全地落到收板输送装置102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片105包括两片互相垂直的第一翼和第二翼,第一翼固定在收板输送装置102的侧边支架上,第二翼具有第一条形槽;支撑片106具有与第一条形槽相对的第二条形槽108,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108上设置有第一调节螺钉109;支撑片106通过第一调节螺钉109与固定片105滑动连接。即固定片105为一“L”型片材,通过调节支撑片106与固定片105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第一过桥装置103和第二过桥装置104中过桥107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宽度的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49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涂板机的组合式挡膏板
- 下一篇:分体式多腔空气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