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干燥成型的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22576.7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姚培培;肖生苓;岳金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D21J3/00 | 分类号: | D21J3/00;B29C70/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干燥 成型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纸板及复合发泡材料湿坯干燥成型过程,具体为一种用于干燥成型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板式干燥成型模具表面多为封闭状结构,因此导致湿坯材料在模具中干燥成型时,所含大量水分不能很好地排出,尤其是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材料因无法很好地排水、排气而产生变形,甚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材料成型后发生严重破损现象,最终导致材料成型性能差,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湿坯材料在干燥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排水、排气性能的模具结构。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干燥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薄板,模具件,模板,模具固定座,加热管通道,热电偶通道,排气圆孔,加强筋,螺纹孔,所述薄板与模具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薄板四条边上各有三个螺纹孔,模具件上端面设有一定间隙的紧密排列的沟槽,下端面为敞口,模板为栅格状结构,四条边上各有三个螺纹孔,模具固定座高度方向的四个面上均设有两个排气圆孔,模具固定座内部设有三条加强筋,模具件与模板、模具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模具件上、下端面四周各钻有三个螺纹孔,模具件高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加热管通道和一个热电偶通道,模具固定座上端面为敞口,下端面为封闭结构,上下端面四周各钻有三个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模具件上端面设有一定间隙的紧密排列的沟槽,在干燥成型过程中,加热管加热到预先设定温度时,湿坯材料中的水分蒸发,这时大量水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所述模具件上端面的沟槽进入模具件,因为模具件下端面为敞口,所以水蒸气通过与模具件紧密相连的栅格状结构的模板,以及所述模具固定座高度方向四个面上的排气圆孔排出,因此能够保证湿坯材料中水分充分排出,使材料达到快速干燥成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模具结构的平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模具结构沿剖面线A-A'的模板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标识如下:1.薄板,2.模具件,3.模板,4.模具固定座,5.沟槽,6.加热管通道,7.热电偶通道,8.螺钉,9.螺栓,10.螺纹孔,11.排气圆孔,12.加强筋,13.栅格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干燥成型的模具结构,包括薄板1,模具件2,模板3,模具固定座4,所述薄板1与模具件2通过螺钉8固定住一层铜网(图中未显示),防止湿坯材料在一定压力,上、下模具挤压作用下,被压时留下严重的沟槽痕迹,所述薄板1四条边上各有三个螺纹孔10,所述模具件2与模板3、模具固定座4通过螺栓9连接在一起,所述模具件上端面设有一定间隙的紧密排列的沟槽5,下端面为敞口,所述模具件2上、下端面四周各钻有三个螺纹孔10,所述模具件2高度方向上设有两个加热管通道6和一个热电偶通道7,所述模板3为栅格状结构13,四条边上各有三个螺纹孔10,所述模具固定座4上端面为敞口,下端面为封闭结构,上下端面四周各钻有三个螺纹孔10,所述模具固定座4高度方向的四个面上均设有两个排气圆孔11,模具固定座4内部设有三条加强筋12。
具体实施过程为:在湿坯材料干燥成型过程中,当上、下模具在给定压力条件下,挤压湿坯材料时, 材料中所含的大量水分通过薄板1与模具件2之间的铜网进入模具件2上端面紧密排列的沟槽5中,与此同时两个加热管通道6中的加热管加热到预先设定的温度,此时湿坯材料中大量水分变成水蒸气从模具件2下端面进入模板3的栅格状结构13中,最后水蒸气从模具固定座4高度方向四个面上的排气圆孔11快速、充分地排出,从而使湿坯材料完全干燥成型,达到很好的成型性能和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与权力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5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