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18498.3 | 申请日: | 2013-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尹鹏飞;张春其;蔡国良;端木义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7/00 | 分类号: | F16K37/00;F16H7/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炉 减压阀 抗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尤其是能够降低减压阀组位置反馈器振动的装置,该装置可减少高炉煤气压力通过减压阀组从0.25Mpa减至12Kpa形成冲击产生较大的高频振动造成减压阀组位置反馈器损坏。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阀门位置反馈器是实现自动控制作业必不可少的部件,配套阀门来作为驱动装置使用的,起到逻辑判断和控制的作用,监视阀门当前的位置状态。
目前的阀门位置反馈器都是安装在阀门执行机构上,与执行机构配套使用,尤其是在高频振动的工况环境下,其缺陷是阀门位置反馈器不抗震,很容易损坏,造成其功能失效,关键是会影响到生产系统正常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使减压阀与位置反馈器分离,通过皮带与齿轮传输阀门动作给位置反馈器。皮带张紧装置可以保证皮带不打滑或脱齿。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包括阀门的执行机构及与阀门的执行机构连接的位置反馈器,所述的位置反馈器与所述的阀门的执行机构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装置进行,所述的齿形皮带传动装置上安装张紧装置。
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齿形皮带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阀门执行机构的中心轴上的主动齿轮和安装在所述的位置反馈器的中轴上的被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所述的被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
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齿形皮带两侧的涨紧轮,每个所述的涨紧轮固定连接连杆,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的连杆之间连接弹簧。
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位置反馈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连杆的固定端也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可以有效降低高炉煤气压力通过减压阀组从0.25Mpa减至12Kpa形成冲击产生较大的高频振动造成减压阀组位置反馈器损坏。此外,安装方便,操作更安全,可以有效解决阀门高频振动引起减压阀位置反馈器故障,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节约备材费用及检修维护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能确保不会因减压阀位置反馈器零部件频繁损坏影响主体设备的运行工况。从设备经济维护的角度来说,避免了故障造成的经常性的设备损耗和人力支出。此外,还具有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耐用可靠、可以实现齿形皮带始终存在一定收紧力,保证皮带不打滑、满足现场使用工况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门的执行机构;2-位置反馈器;3-主动齿轮;4-被动齿轮;5-齿形皮带;6-涨紧轮;7-连杆;8-弹簧;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包括阀门的执行机构1及与阀门的执行机构连接的位置反馈器2,所述的位置反馈器与所述的阀门的执行机构之间通过齿形皮带传动装置进行,所述的齿形皮带传动装置上安装张紧装置。为了防止阀门动作过程出现打滑,选用了齿形皮带作为传动部件。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齿形皮带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的阀门执行机构的中心轴上的主动齿轮3和安装在所述的位置反馈器的中轴上的被动齿轮4,所述的主动齿轮和所述的被动齿轮之间通过齿形皮带5传动。
实施例3:
实施例1或2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张紧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齿形皮带两侧的涨紧轮6,每个所述的涨紧轮固定连接连杆7,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两个所述的连杆之间连接弹簧8。如正常工作中,由于阀门高频振动皮带出现了松动,靠弹簧自身的拉力拉动连杆,自动收紧皮带,避免阀门动作过程中出现皮带打滑或脱齿;
实施例4:
上述所述的用于高炉减压阀组的抗震装置,所述的位置反馈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9,所述的连杆的固定端也安装在所述的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184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标签
- 下一篇:一种光纤传感振动信号的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