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钢铲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54220.4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群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钢 铲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背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钢铲背机。
背景技术
角钢塔的结构中,大量使用包铁连接件,为了连接的紧密性,必须对包铁连接件角钢进行铲背或者清根。现有的铲背机,通常包括工作平台机构和加工机构,并且仅仅采用一个工作平台机构和一个加工机构进行铲背动作,为了增加铲背工作达到更高的效果,经常需要一个工件需要经过两侧铲背动作,该种操作增加了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可对一件工件进行两次加工的角钢铲背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钢铲背机,包括机架和门型框,所述机架设置在门型框内,门型框的中部设置有横梁,且该横梁沿门型框的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该横梁设置在所述的机架的上方,横梁上对称设置有一工位旋转切削刀和二工位旋转切削刀,一工位旋转切削刀和二工位旋转切削刀通过主轴电机控制转动,主轴电机设置在所述的横梁上;所述机架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工位工作胎膜和二工位工作胎膜。
进一步地,所述一工位工作胎膜与机架的顶面之间以及二工位工作胎膜与机架的顶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导轨,该导轨与所述的横梁在机架顶面上的投影相垂直,所述一工位工作胎膜和二工位工作胎膜在对应的导轨上作往复运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使用成本低,可对一件工件进行两次加工,两个工位同时加工,保证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也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角钢铲背机,包括机架1和门型框2,所述机架1设置在门型框2内,门型框2的中部设置有横梁3,且该横梁3沿门型框2的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该横梁3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的上方,横梁3上对称设置有一工位旋转切削刀4和二工位旋转切削刀5,一工位旋转切削刀4和二工位旋转切削刀5通过主轴电机6控制转动,主轴电机6设置在所述的横梁3上;所述机架1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一工位工作胎膜7和二工位工作胎膜8。
所述一工位工作胎膜7与机架1的顶面之间以及二工位工作胎膜8与机架1的顶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导轨9,该导轨9与所述的横梁3在机架1顶面上的投影相垂直,所述一工位工作胎膜7和二工位工作胎膜8在对应的导轨9上作往复运动。
工作时,一工位工件胎模7、二工位工件胎模8同时顶出,并安装上工件,工件由一工位旋转切削刀7在主轴电机6驱动下开始加;当一工位加工结束后,由横向移动油缸7将工件从一工位移至二工位位置,此时,工件在二工位工作胎膜8上,并由二工位旋转切削刀5进行加工,同时,一工位工作胎膜7上安装另一未加工工件,通过一工位旋转切削刀4进行加工,两个工位同时加工,保证了加工的精度和效率,也节约了使用成本。
包括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群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群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54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拖拉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压机的瓷砖压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