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铝合金液的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6549.8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4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霞;赖沛基;李肇财;杨伟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C22B9/02;B22D1/00;B01D3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培祥 |
| 地址: | 526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铝合金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压铸铝合金液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压铸行业中,一般铝合金液的加料方式是将铝合金液周转包直接加进机边保温炉中,铝合金液中含有夹渣和氧化物,随着铝合金液进入到机边保温炉,将会影响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压铸铝合金液的过滤装置,该装置在周转包中的铝合金液加进机边保温炉的过程中对铝合金液进行过滤,能够减少铝合金液中的夹渣和氧化物,从而提高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压铸铝合金液的过滤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加料斗和与加料斗下端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末端开有出料口,所述加料斗设有过滤网;所述加料斗底面远离出料通道的一侧通过转轴A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出料通道通过一升降结构与支架连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转轴B、与转轴B任一端连接的手柄和一端与转轴B中部连接另一端支撑出料通道底部的曲柄。通过转动手柄带动曲柄转动,能够抬高或者降低加料斗与出料通道,从而控制出料口的高度,适合于不同高度的机边保温炉。
优选地,所述曲柄通过销钉固定于转轴B上。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为玻璃纤维过滤网或者陶瓷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孔径为0.5~1mm。
优选地,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轮子,可以随意推动,适用于不同的机边保温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过滤效果好。加料时,将铝液加入设有过滤网的加料斗开口中,经过过滤从出料口加进机边保温炉。铝液中的夹渣和氧化物被过滤网过滤掉,从而有效地减 少铝液中的夹渣和氧化物进入到机边保温炉,提高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过滤网未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过滤网未铺设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4:一种压铸铝合金液的过滤装置,包括支架10、上端设有开口201的加料斗20、出料通道30和设置在加料斗20的过滤网40,其中,加料斗20设置在支架10上;出料通道30与加料斗20下端连通并斜向下设置,出料通道30末端开有出料口50。如图1、图2所示,过滤网40铺设在加料斗20内壁,并向开口201外稍微延伸,方便随时清理和更换过滤网40。加料时,将铝液加入设有过滤网40的加料斗20中,经过过滤从出料口50加进机边保温炉。铝液中的夹渣和氧化物被过滤网40过滤掉,从而有效地减少铝液中的夹渣和氧化物进入到机边保温炉,提高压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参见图1、图3,加料斗20底面远离出料通道30的一侧通过转轴A60固定在支架10上;出料通道30通过一升降结构与支架10连接,该升降结构包括转轴B70、手柄80和曲柄90。其中,转轴B70设置在支架10上,手柄80与转轴B70的任一端连接,曲柄90的一端与转轴B70的中部连接,另一端支撑出料通道30底部,转动手柄80将带动曲柄90转动,进而抬高或者降低加料斗20与出料通道30,从而控制出料口50的高度,适合于不同高度的机边保温炉。
曲柄90通过销钉固定于转轴B70上。过滤网40优选为玻璃纤维过滤网或者陶瓷过滤网。更优选地,过滤网40孔径为0.5~1mm。支架10底部安装有轮子11,可以随意推动,适用于不同的机边保温炉。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 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5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