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显示器底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65480.4 | 申请日: | 2013-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泽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器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算机配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广泛应用,作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配件,显示器已广为普及,显示器一般靠底座和支撑架支撑,底座的作用是可以将显示器的整体稳健的平放于桌面上或斜面上而不倾斜倒下,通常使用的显示器的下半部分结构即支撑架与底座是采用螺丝固定,给显示器整机包装和运输带来很多的不便,如装箱所占的空间大,包装材料损耗大,增加了运输和生产成本,支撑架只有一个,支撑不稳定,而且一般使用者的显示器摆放的位置相对固定,显示器高度不可调,不同使用者因为身高的不同对显示器的要求不同,当高度不合适时,长时间使用电脑会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弊端,如颈椎、腰椎、眼睛造成疲劳,引起各种疾病。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支撑稳定、方便拆卸和包装运输的显示器底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后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支架包括前插接体、前插接槽,所述后支架包括后插接体、后插接槽,所述前插接体、所述后插接体分别与所述底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前插接体、所述后插接体上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前插接槽、所述后插接槽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前插接体与所述前插接槽、所述后插接体与所述后插接槽之间均通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前插接槽或所述后插接槽的槽深为2mm-5mm
所述凸块的凸起高度为2mm-5mm。
所述前支架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方形。
所述后支架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的高度可通过不同位置的凹槽和凸块进行调节,适合不同使用者眼睛的高度,有效预防颈椎、腰椎、眼睛等疲劳;支撑架与底座本体可拆卸,便于包装过程运输,支撑架有前支撑架和后支撑架,与底座本体构成三角形,对显示器的支撑效果好,更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插接槽与后插接体连接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与显示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本体,2、前支架,3、后支架,4、前插接体,5、前插接槽,6、凸块,7、凹槽,8、显示器,9、后插接体,10、后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器底座,包括底座本体1、前支架2、后支架3,前支架2、后支架3分别设置在底座本体1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前支架2包括前插接体4、前插接槽5,所述后支架3包括后插接体9、后插接槽10,所述前插接体4、所述后插接体9分别与所述底座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前插接体4、所述后插接体9上分别设有凸块6,所述前插接槽5、所述后插接槽10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凸块6相匹配的凹槽7,所述前插接体4与所述前插接槽5、所述后插接体9与所述后插接槽10通过凸块6与凹槽7的配合固定连接。前插接槽5或后插接槽10的槽深为2mm-5mm。凸块6的凸起高度为2mm-5mm。前支架2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方形。后支架3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或方形。实施例中,前支架2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后支架3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底座本体1为中空的椭圆形。
使用时,将前插接体4与前插接槽5、后插接体9与后插接槽10通过凸块6与凹槽7连接,前插接槽5、后插接槽10的上端再与显示器8连接,通过调节凸块6与凹槽7配合的位置可以调节前支架2、后支架3的高度,前支架2、后支架3的高度不一样,还可以使得显示器8的角度不同。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泽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泽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65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二氧化碳补液增压装置
- 下一篇:制造门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