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安全锁具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636807.5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7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元章 |
主分类号: | E05B15/00 | 分类号: | E05B15/00;E05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全 调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入户门自动锁具,具体为一种自动安全锁具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房屋入户门需要比较高的安全级别,在门自行关闭情况下应自动触发锁舌弹出,但目前的设备的锁舌弹出时间过于快速对门框造成冲击,往往需要在门框锁孔附近加强钢板厚度以抗冲击。这样的技术既对门框造成损害,也会造成锁舌锁具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专利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安全锁具调控装置,目的在于调节锁舌弹出时避免对门框锁具造成损坏。
本专利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自动安全锁具调控装置,由定位片、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转轴、活动横板、锁舌触碰顶压杆组成,定位片设置在锁壳体内,定位片与锁壳体垂直连接,锁舌退回固定片与触碰固定片通过同一个转轴连接在活动横板上,锁舌退回固定片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固定凸片挂接定位片,触碰固定片的底端设置在定位片另一侧,触碰固定片通过其底端的凸片接触定位片,锁舌退回固定片的顶部左端上设置锁舌触碰顶压杆。
锁具在锁舌伸出状态时,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随活动横板伸出,当活动横板退缩时,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从左右固定在定位片底部避免锁舌及活动横板伸出。门若关闭时,锁舌最前端的触发机构推压锁舌触碰顶压杆,锁舌触碰顶压杆压迫锁舌退回固定片,锁舌退回固定片发生偏转,锁舌退回固定片脱离定位片,但是在压力下触碰固定片则保持活动横板被定位片固定,当锁舌最前端的触发机构没有外力时触碰固定片没有固定活动横板的力,而锁舌退回固定片没有复位,此时活动横板在锁具通用弹簧的拉力下整体伸出进行闭锁操作。
本专利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触碰固定片的设置,当锁舌回缩以后,门转回到关闭状态那一刻触发锁舌缩压装置顶住锁舌退回固定片及触碰固定片,因为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分别设置在定位片两侧,触碰固定片虽然不能限制活动横板、锁舌弹出,但触碰固定片却在压力的作用下维持活动横板,这一设计使门锁锁舌没有对应门框锁孔的时候不会弹出,从而避免锁舌过早弹出损坏门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在退锁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在锁舌最前端的触发机构推压锁舌触碰顶压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锁舌伸出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定位片、2——锁舌退回固定片、3——触碰固定片、4——转轴、5——活动横板、6——锁舌触碰顶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自动安全锁具调控装置,由定位片1、锁舌退回固定片2、触碰固定片3、转轴4、活动横板5、锁舌触碰顶压杆6组成,定位片1设置在锁壳体内,定位片1与锁壳体垂直连接,锁舌退回固定片2与触碰固定片3通过同一个转轴4连接在活动横板5上,锁舌退回固定片2的底端设置有定位固定凸片挂接定位片1,触碰固定片3的底端设置在定位片1另一侧,触碰固定片3通过其底端的凸片接触定位片1,锁舌退回固定片2的顶部左端上设置锁舌触碰顶压杆6。
锁具在锁舌伸出状态时,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随活动横板伸出,当活动横板退缩时,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从左右固定在定位片底部避免锁舌及活动横板伸出。门若关闭时,锁舌最前端的触发机构推压锁舌触碰顶压杆,锁舌触碰顶压杆压迫锁舌退回固定片,锁舌退回固定片发生偏转,锁舌退回固定片脱离定位片,但是在压力下触碰固定片则保持活动横板被定位片固定,当锁舌最前端的触发机构没有外力时触碰固定片没有固定活动横板的力,而锁舌退回固定片没有复位,此时活动横板在锁具通用弹簧的拉力下整体伸出进行闭锁操作。
本专利最突出的特点在于触碰固定片的设置,当锁舌回缩以后,门转回到关闭状态那一刻触发锁舌缩压装置顶住锁舌退回固定片及触碰固定片,因为锁舌退回固定片、触碰固定片分别设置在定位片两侧,触碰固定片虽然不能限制活动横板、锁舌弹出,但触碰固定片却在压力的作用下维持活动横板,这时候的锁舌退回固定片脱离定位片,锁舌退回固定片并不固定活动横板,在触碰固定片被顶压下,触碰固定片暂时确保活动横板不弹出。这一设计使门锁锁舌没有对应门框锁孔的时候不会弹出,从而避免锁舌过早弹出损坏门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元章,未经杨元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68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控体变仪
- 下一篇:用于烹饪容器的手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