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热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34182.9 | 申请日: | 2013-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效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7/10 | 分类号: | F28D7/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压力容器行业。
背景技术
现有换热器一般采用单管板换热器或双管板换热器。单管板换热器,在一些特殊场合如防止两种流体混合时,易引起燃烧爆炸、腐蚀、催化剂中毒或产品不存等,不能起到很好保护作用;而双管板换热器成本高,制造周期长,占用空间大,维修困难,极大的限制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换热器安全性与制造成本不能兼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封板、下封板,壳体外侧设有保温外壳,保温外壳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上端盖、下端盖,形成封闭结构;保温外壳与上封板、下封板及壳体之间形成封闭结构,该封闭结构内设有保温棉;上端盖上设有管层出口,下端盖上设有管层进口;壳体内设有盘管,盘管的上端与管层出口连接,下端与管层进口连接;壳体一侧下部设有冷凝水出口,另一侧上部设有蒸汽进口。
优选地,所述盘管的上端通过卡套式接头一与管层出口连接;盘管的下端通过卡套式接头二与管层进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保温外壳设有泄露指示孔一、泄露指示孔二,泄露指示孔一设于保温外壳一侧,上封板的上方;泄露指示孔二设于下端盖,位于保温外壳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采用盘管和卡套式接头组合的结构,与管板式换热器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体积小、便于运输安装和方便检修维护等独特优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成本一般不超过常用换热器的40%,极大地节省了成本;
2、对比管板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管板,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缩短了生产周;
3、新型换热器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维护,并非像管板式换热器检修非常困难、费时;
4、新型换热器由于将整根换热管弯曲为盘管,结构紧凑,节省了外形尺寸,在一些空间狭小和空间尺寸非常宝贵的地方使用,非常方便;
5、新型换热器由于主体只有盘管和外壳,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搬运和运输;
6、由于其独特设计,新型换热器也能用于卫生级要求场合;
7、其外形结构可根据实际场合变换设计成合适的结构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壳体3,壳体3内安装盘管5,盘管5的上端为管层出口14,下端为管层进口8。壳体3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上封板2、下封板10。盘管5的两端分别从上封板2、下封板10中露出。壳体3右侧的上部安装蒸汽进口12,左侧下部安装冷凝水出口6。在壳体3的外侧包裹保温棉11,在保温棉11的外侧再套上保温外壳4,蒸汽进口12、冷凝水出口6分别从保温外壳4中露出。保温外壳4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可拆卸的上端盖1及下端盖9。上端盖1、下端该9上分别设有管层出口14、管层进口8。盘管5的上端通过卡套式接头一13与管层出口14连接,下端通过卡套式接头二7与管层进口8连接。在保温外壳4的右侧、位于上封板2的上方开一个泄露指示孔一15,在下端盖9左侧底部开一个泄露指示孔二16。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与双管板换热器相比,节省成本60%以上,空间占用率不足70%,重量只有其30%,优势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41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中间冷却器的制冷剂双循环空调
- 下一篇:新型分馏塔顶油气冷凝冷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