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传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630775.8 | 申请日: | 2013-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王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19/14 | 分类号: | H01H19/14;H01H19/10;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控制 面板 旋钮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钮传动结构,尤其是一种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手动空调控制面板都为旋钮与按键分体进行设计,其主要缺陷为:
1.旋钮与按键必须分体设计;
2、旋钮工作的输入角度与面板输出角度必须一致
3.受外形尺寸影响较大;
因此,对于目前产品的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一种全新的旋钮传动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的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传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传动结构,包括旋钮、按键以及齿轮传动机构,所述旋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旋钮的内部端口处设有与齿轮传动机构相配合的内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内套设有一用于固定齿轮传动机构的导光支架,导光支架的前端插入旋钮内,导光支架的后端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为偏心设置,传动齿轮和输出齿轮上均设有外齿,所述传动齿轮的外齿的一端与旋钮的内齿相啮合,另一端与输出齿轮的外齿相啮合。
作为改进,所述导光支架的前端成型为与按钮的内孔相匹配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导光支架的后端为扩径的圆环状结构,在导光支架的后端侧部设有供传动齿轮插入定位与所述旋钮的内齿相啮合的容置腔。
再改进,所述导光支架与旋钮为同心设置,在旋钮的外端面上设有与按键匹配的通孔。
再改进,所述导光支架的后端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位于按键的后方,在线路板上设有用于发光的LED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导光支架,将齿轮固定支架与导光体合二为一,使结构大为简化,不需再按老结构进行按键位置预留,大大降低对控制面板外形尺寸要求,使其整个控制面板结构紧凑;而且可根据传动比分配,输出角度可不同于输入角度;传动时工作稳定,传动准确、可靠使用寿命可达50000次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仰视图;
图4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控制面板的旋钮传动结构,包括旋钮1、按键以及齿轮传动机构、导光支架2、线路板3等部件,其中旋钮1在最外端,旋钮1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结构,旋钮1内部端口处设有与齿轮传动机构相配合的内齿,导光支架2的前端插入旋钮1内,导光支架2的后端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接;齿轮传动机构为二级齿轮传动,包括传动齿轮4和输出齿轮5,传动齿轮4和输出齿轮5为偏心设置,传动齿轮4和输出齿轮5上均设有外齿,其中传动齿轮4的外径远小于旋钮1,传动齿轮4的外齿的一端与旋钮1的内齿相啮合,另一端与输出齿轮5的外齿相啮合,这样通过二级齿轮传动方式将旋钮1与面板输出端连接在一起,通过旋钮1的转动就可带动传动齿轮4转动,再由传动齿轮4带动输出齿轮5转动,从而达到工作角度输出,传动比可以预先设定,输出角度可不同于输入角度,实现工作角度输出的变化;导光支架2的前端成型为与按钮1的内孔相匹配的圆筒状结构,导光支架2的后端为扩径的圆环状结构,在导光支架2的后端侧部设有供传动齿轮4插入定位与旋钮1的内齿相啮合的容置腔21;容置腔21内布置了固定传动齿轮4的定位柱,导光支架2与旋钮1为同心设置,旋钮1内进行避空处理,方便按键的设置,在旋钮1的外端面上设有与按键匹配的通孔,导光支架2的后端设有线路板3,线路板3位于按键的后方,在线路板3上设有用于发光的LED灯,这样LED灯发出的光线就可以通过导光支架2的反射传递到旋钮1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打破了传统的旋钮与按键分体设计的方式,将齿轮固定支架与导光体合二为一,使其结构更为简化,大大降低对控制面板外形尺寸要求,使其整个控制面板结构紧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奇亚(宁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6307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熔爆电极结构
- 下一篇:数控螺纹万能旋风铣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