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84050.X | 申请日: | 2013-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宋帆;淡赵军;曾文昌;肖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5/50 | 分类号: | B61F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杰 |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货车 转向架 防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货车转向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车体的上心盘落入转向架摇枕的下心盘里,与上、下心盘间的心盘磨耗盘一起形成摩擦副。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货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可以通过心盘绕旋转中心相对转动,适宜的转向架与车体间摩擦力矩可有效抑制车辆的蛇行运动。摩擦力矩过大,则不利于车辆通过曲线段,甚至造成车辆脱轨现象的发生;摩擦力矩过小,则不能有效抑制车体的摇头运动。同时,车体与转向架间的相对转动可以使车辆顺利通过曲线。通常情况下,因相对运动的需要,铁路货车上、下心盘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且均裸露在外面。在多沙尘的运用环境,沙尘将侵入到心盘内,严重影响心盘面的回转摩擦阻力,引起车辆的运行品质恶化。目前,有一种防尘环,安装于摇枕下心盘外部凸缘的环形凹槽内,车体落成后将上、下心盘形成密闭结构,达到阻止沙尘侵入心盘面的目的。当车体出现侧滚运动和点头等运动时,由于该防尘环为截面形状为“□”形的实心橡胶环,车体的牵引梁下盖板或枕梁下盖板挤压该防尘环后上、下心盘间会产生较大间隙,沙尘落入防尘环上后就会沙尘侵入心盘内,造成转向架与车体间摩擦力矩过大,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同时,该防尘环的上部与牵引梁下盖板或枕梁下盖板接触面积过大,容易发生磨损,降低了防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安装在摇枕的下心盘的外部凸缘环形槽内,心盘磨耗盘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所述摇枕的下心盘里,所述防尘环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所述摇枕的外部凸缘环形槽内,上心盘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压在所述心盘磨耗盘上,牵引梁下盖板垂压在所述防尘环上,所述防尘环截面上部呈三角形,两侧均为斜面,所述心盘磨耗盘与所述上心盘之间的空间形成密闭空间。
优选的,所述防尘环下部设置一圈凹槽。
本实用新型发明有益效果是:防尘环截面上部的△形截面形状有利于防尘环橡胶的垂向挤压变形和抑制沙尘的积聚,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生侧滚和点头运动时,上、下心盘摩擦面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防尘效果可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4,防尘环4截面上部呈△形,防尘环下部设置一圈凹槽41。
如图2所示,将本实施例的防尘环4安装到在摇枕1的下心盘的外部凸缘环形槽内,心盘磨耗盘2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摇枕1的下心盘里,防尘环4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在摇枕1的外部凸缘环形槽内,上心盘3通过间隙配合装配压在心盘磨耗盘2上,牵引梁下盖板5垂压在防尘环4上,车体落入转向架下心盘后防尘环4一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垂向压缩量,消除了牵引梁下盖板5与摇枕1下心盘上平面形成的间隙,同时由于防尘环4截面上部呈三角形,即“△”,两侧均为斜面,当有沙尘落到防尘环上时,就会滑落下去,心盘磨耗盘2与车体上心盘3之间的空间与外部环境隔离,形成密闭空间,外界沙尘颗粒无法进入该空间。同时通过调节防尘环下部设置一圈凹槽11的大小,可以调整防尘环的刚度,使防尘环具有合适的刚度,从而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侧滚运动时,该防尘环与牵引梁下盖板5之间始终保持紧密接触,防止沙尘进入。
本铁路货车转向架用防尘环截面上部的△形截面形状有利于防尘环橡胶的垂向挤压变形,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发生侧滚运动和点头等运动时,上、下心盘摩擦面与外界处于隔离状态,防尘效果可靠稳定。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840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护板
- 下一篇:防止小动物攀爬通过的阻隔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