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砂防气一体化采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73395.5 | 申请日: | 2013-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兆强;刘秀兰;黄小钊;李鸿程;马占军;徐岩松;陈玉亮;靳建光;王文钢;邢心;仇志宁;张野;孟月月;陈捷;邵占辉;王力;周翔;胡胜勇;唐玉琳;彭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20;F04B53/10;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砂防气 一体化 采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采油装置,尤其有关于一种采油技术领域中的防砂防气一体化采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中,油井出砂是油田开采的一大难题。辽河油田有许多区块出砂严重,砂埋泵柱塞、砂卡泵、泵漏等问题,致使检泵周期短,严重的影响抽油井正常生产,甚至有些油井因出砂严重而无法开采,目前主要采用特种防砂泵、防砂筛管等措施。
随着油井采出程度的加大,出砂油井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中的溶解气过早析出,也有一大部分出砂油井本身气油比就高,使抽油泵的充满程度降低,甚至造成气锁,降低泵效。此类井需采用气锚进行油气分离。
现有油井中,同时存在出砂、高气油比的问题,给有杆泵采油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类油井需要既防砂又防气,但目前的防砂抽油泵不能与气锚配合使用,造成该类油井仅能防砂而不能防气,或者仅能防气而不能防砂,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采油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砂防气一体化采油装置,在采油过程中,可以实现防砂防气一体化,即砂、气并防,提高油田开采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砂防气一体化采油装置,所述防砂防气一体化采油装置包括:
抽油泵,其具有:
外管,其上端连接有油管接箍,其下端连接有双通接箍,所述双通接箍具有中心孔和位于所述中心孔外侧的第一沉砂通道;
柱塞,其穿设在所述外管内,所述柱塞的外部套设有泵筒,所述柱塞的上端连接有上游动阀,其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所述泵筒的下端串联连接有多个固定阀,多个所述固定阀的下端与所述双通接箍的中心孔相对连通;
气锚,其连接在所述抽油泵的下端,所述气锚具有:
外筒,其上端开设有进液孔,所述外筒上套设有筛网,所述筛网与所述进液孔相对,所述外筒的上端连接有扶正环,其下端连接有变径接箍;
内筒,其穿设在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的上端与所述双通接箍相连,其下端连接有双通接头,所述双通接头的下端与所述变径接箍相连,所述双通接头具有第二沉砂通道和进油通道,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有环形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环形进油通道相连通;
中心管,其穿设在所述内筒内,所述中心管的上端与所述双通接箍的中心孔相对连通,其下端与所述双通接头的进油通道相对连通,所述中心管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环形沉砂通道,所述第二沉砂通道通过所述环形沉砂通道与所述第一沉砂通道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塞的长度大于所述泵筒的长度。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进油通道内设有螺旋片,所述螺旋片螺旋缠绕在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螺旋片与所述内筒之间形成有过气环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径接箍的下端连接有泵下油管,所述泵下油管的下端连接有丝堵,所述双通接头的第二沉砂通道通过所述变径接箍与所述泵下油管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双通接头上开设有进油侧孔,所述双通接头的进油通道通过所述进油侧孔与所述环形进油通道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游动阀包括柱塞出油接头,所述柱塞出油接头上开设有出油口,所述柱塞出油接头的下端连接有上游动阀座接头,所述上游动阀座接头的上端与所述柱塞出油接头之间卡设有上游动阀座,所述上游动阀座上座设有上游动阀球,所述上游动阀座接头的下端与所述柱塞相连。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柱塞出油接头的上端连接有扶正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游动阀包括下游动阀罩,所述下游动阀罩的上端与所述柱塞相连,其下端连接有下游动阀罩接头,所述下游动阀罩接头与所述下游动阀罩之间卡设有下游动阀座,所述下游动阀座上座设有下游动阀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阀包括固定阀罩,所述固定阀罩内设有固定阀座,所述固定阀座上座设有固定阀球。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泵筒的上端连接有扶正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73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风、隔音、防燥热的窗户
- 下一篇:一种模具的气压温度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