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底泥采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48425.7 | 申请日: | 2013-09-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4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羽翼;王胜;谢宽宏;苗旭锋;邵乐;李名发;曾小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江河环境监测的底泥采样器。
背景技术
中国拥有50000多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已经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水污染侵害,污染因子随着一系列的反应,一部分通过水体自净被分解,但是由于一些污染因子难降解(像重金属等)或者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经过一系列的迁移转化,沉积在河床,长年的积累,使河床底泥污染加重。因此需通过调查,取样,了解水体污染状况及其变化,查清底泥的迁移状况和污染物积累变化过程,掌握河道底泥污染情况,进而做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要想了解底泥污染状况,首先得进行样品采集,需要用到的工具则是底泥采样器,现阶段,采用的底泥采样器主要有抽吸浅层底泥采样器、全塑旋转式底泥采样器、便携式底泥采样器、抓手式底泥采样器。
抽吸式浅层底泥采样器,只适合浅水区和底泥较软区的样品采集;全塑旋转式底泥采样器则比较轻便,如果水流过大则不适宜进行采样,材料为塑料,会比较容易受损;便携式底泥采样器,采样器上面没有对其进行保护措施,往上拉的过程中会受河水的冲刷,采样时是靠下部的对称两面刀将底泥卷入采泥器中。抓手式采样器则是现在用得较多的一种采样工具,这是靠自身重力下沉到一定深度的采样工具,借助绳子的拉力使之闭合,这样如闭合时夹到较大物质则闭合不了,并且此种采样工具比较重,操作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底泥采样器进行改进,提供一种重量轻、操作方便并且采样效果好的新型底泥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底泥采样器,包括操作杆1以及相互匹配的采样槽6和盖5,所述采样槽6两侧固设有导杆3,所述盖5可沿导杆3上下移动,所述导杆3上设有可向下打开并向上锁定的开关7用于定位盖5;所述操作杆1通过连接杆2与导杆3顶端连接。
所述操作杆1由两根以上拼接而成。
所述操作杆1由等长套管组装而成,相邻套管之间通过插销9固定。
所述插销9两端设置保险环10。
所述操作杆1上设有刻度。
所述采样槽6底部设有加重锥8,其尖部朝下。
所述盖5的两侧固设有导环4,所述导环4套装在导杆3上实现盖5沿导杆上下移动。
所述同一导杆上套装有上下两个导环4,所述盖5和采样槽6分开时下方导环底部与所述开关7接触;所述盖5盖合在采样槽6上时,上方导环顶部与所述开关7抵触。
所述开关7为一个可以相对于所述导杆伸出和收回的弹片,所述弹片有一斜面,所述斜面受到向下作用力可收回至导杆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重锥可作为钻头,制作成金属实体,便于采样器整体下沉,避免水流速度过大时难以采样,当采样器下沉到采样深度时,泥会流入桶内,达到采样标准后,拉动操作杆提升采样器,随着往上拉的一瞬间,盖受到惯性以及河水阻力的作用下,下压开关的斜面实现下落扣在采样槽上,并被开关锁定,有效防止了样品向上提升过程中流水对其的冲刷。操作杆部分可以分节组成,每节等长,并且每节都标有刻度,可以精确读取采样深度。操作杆连接的插销上设有意保险环,可用于抓取操作杆,防止不小心采样器掉入水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人工采样,相对于抓手式采样器,减轻了采样器自身的重量。
2、盖和采样槽结合,防止向上拉的过程中河水对底泥的冲刷。
3、操作简单,操作杆可拆卸,便于携带。
4、操作杆能很好的把握采样深度。
5、底部为加重锥形,作为钻头,下沉速度快,避免流速过快时采样困难。
6、盖上设置导环便于盖沿导杆上下滑动。
7、开关在盖下滑之前可以起到阻挡作用,当向上提起,盖下滑之后可以扣住盖,开关则防止由于水流冲击或浮力出现盖不紧的状况。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底泥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环与开关示意图。
图3为操作杆连接示意图。
图4为单节操作杆示意图。
1-操作杆,2-连接杆,3-导杆,4-导环,5-盖,6-采样槽,7-开关,8-加重锥,9-插销,10-保险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凯天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8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矿粉高温流动能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镇流器壳体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