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平行流式冷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36887.7 | 申请日: | 2013-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林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47 | 分类号: | F28D1/047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平行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平行流式冷凝器,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为带热量的蒸汽从冷凝器进气口进入,蒸汽在冷凝器内部流动,通过跟冷凝器接触的空气将蒸汽的热量带走。冷凝器面积越大,冷凝效率越高,但是由于车覆盖件内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对冷凝器的长和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冷凝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冷凝器的工作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值得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结构上改变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冷凝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双层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扁管块,所述扁管块由两个边缘封闭的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连接构成,所述上下两扁管块之间设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一扁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左集流管Ⅰ和右集流管Ⅰ,所述右集流管Ⅰ固定连接有一干燥瓶且两者连接处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干燥瓶内设有干燥剂和小滤网以及密封圈,所述第二扁管两端分别连通有左集流管Ⅱ和右集流管Ⅱ;
所述左集流管Ⅰ靠近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隔片,所述左集流管Ⅱ内高于第一隔片处和低于第一隔片处分别设有第二隔片和第三隔片,所述左集流管Ⅰ上端设有进气口,左集流管Ⅱ下端设有出气口,左集流管Ⅰ下端和左集流管Ⅱ上端之间连通有一通气管;
所述左集流管Ⅰ、右集流管Ⅰ、左集流管Ⅱ、右集流管Ⅱ两端均封闭,所述最顶部的扁管块上连接有上边板,最底部的扁管块下连接有下边板。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翅片为波浪形。
作为优选,所述右集流管Ⅰ与干燥瓶连接处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于上部,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设于下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原有冷凝器芯体上再复合一个冷凝器芯体,并通过一根通气管将两个冷凝器芯体连通,加快了冷凝器内冷媒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加快了冷凝器的热换率。另外,三个隔片高度上间隔设置,增加了冷媒在冷凝器内的流程,加大了冷凝器内冷媒与外部空气的热换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双层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若干层叠设置的扁管块1,所述扁管块1由两个边缘封闭的第一扁管11和第二扁管12连接构成,所述上下两扁管块1之间设有散热翅片3,所述第一扁管11两端分别连通有左集流管Ⅰ21和右集流管Ⅰ22,所述右集流管Ⅰ22固定连接有一干燥瓶5且两者连接处开设有若干通孔6,所述干燥瓶5内设有干燥剂和小滤网7以及密封圈8,干燥剂装设于一个干燥袋内且干燥袋布满干燥瓶5的上部,小滤网7设于干燥瓶5的下部且与第三通孔63等高,所述密封圈8设于小滤网7下部的干燥瓶内壁上,所述第二扁管12两端分别连通有左集流管Ⅱ23和右集流管Ⅱ24,所述左集流管Ⅰ21靠近中间位置设有第一隔片41,所述左集流管Ⅱ23内高于第一隔片41处和低于第一隔片41处分别设有第二隔片42和第三隔片43,所述左集流管Ⅰ21上端设有进气口9,左集流管Ⅱ23下端设有出气口10,左集流管Ⅰ21下端和左集流管Ⅱ23上端之间连通有一通气管13,所述左集流管Ⅰ21、右集流管Ⅰ22、左集流管Ⅱ23、右集流管Ⅱ24两端均封闭,所述最顶部的扁管块上连接有上边板14,最底部的扁管块下连接有下边板15,所述散热翅片3为波浪形,所述右集流管Ⅰ22与干燥瓶5连接处开设有三个通孔6,所述第一通孔61设于上部,第二通孔62、第三通孔63设于下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冷媒从进气口9进入左集流管Ⅰ21上部,经过上部的第一扁管进入右集流管Ⅰ22再从第一通孔61进入干燥瓶5进行干燥和过滤杂质后,从第二通孔62和第三通孔63出来再流经下部的第一扁管至左集流管Ⅰ22上的通气管13的一端,冷媒经过通气管13至左集流管Ⅱ23上部,由于第二隔片42的存在,冷媒流经上部的第二扁管至右集流管Ⅱ24,冷媒通过右集流管Ⅱ24再流经中下部的第二扁管至左集流管Ⅱ23,进而从出气口10排出该冷凝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