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部碳纤维发热层太极八卦式养生保健内衣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523702.9 | 申请日: | 2013-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兴鹏 |
| 主分类号: | A41B9/00 | 分类号: | A41B9/00;A61N5/06;A61H39/06;A4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4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碳纤维 发热 太极 八卦 养生 保健 内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服装,特别涉及一种腹部碳纤维发热层太极八卦式养生保健内衣。
背景技术
我国传统的针灸在治病和保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据2011年针灸国际研讨会统计,全球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不少国家也把针灸列入保险报销范围,针灸可治疗的病种多达数百种。传统的针灸是以针刺和艾灸的方法来防治疾病,而艾灸不仅用于治病,还常常用于养生保健,成为中国独特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保健灸是在身体特定的部位施灸,达到调经络、和气血、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体穴位对全身调节作用既集中而且效果又好的是以神阙(肚脐)为中心的腹部穴位。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认为腹部存在着先天经络,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腹部全息系统。近年,西方的医学家也提出了与先天经络相似的理论,他们把腹部称为人类的第二大脑。以该理论为指导,取腹部穴位针刺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齐永的脐针疗法是将人体脐部看作一个后天八卦图,以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将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八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艮八个方位,并总结出八卦的方位与中医脏腑的对应关系,然后进行针刺。如呼吸系统的疾病,一般取兑位(即右位),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将针在脐部的左壁刺入,方向朝外。
太极六合针法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基础,以古老的太极八卦和天人相应理论为指导,以太极八卦经络调控系统为枢纽,以人体的三层太极八卦为模式,以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为配合,多方位、多角度综合后产生的一种新针法。
但这三种疗法都需要专业的针灸医生操作,对于没有时间或者怕痛的人士就不能享受其效果。
因此将腹部太极八卦穴位针灸的效果与现代科学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发出操作简单、无创、无痛却能发挥出较大保健治疗作用的产品,研制出具有明显养生保健功能的保健内衣,对人体的亚健康状态及“未病”防治起到重要作用,在为人类健康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部碳纤维发热层太极八卦式养生保健内衣,将具有保健功能的碳纤维发热层按照后天太极八卦的图形固定于内衣腹部的相应位置上,利用碳纤维通电后能够产生5-15微米远红外线的特点,温灸腹部太极八卦区域及穴位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同时具备使用简单,无创无痛,效果明显,经济实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腹部碳纤维发热层太极八卦式养生保健内衣,在所述保健内衣里侧对应人体腹部设置有产生远红外线的碳纤维发热层,所述碳纤维发热层以太极八卦形结构分布;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层还包括强发热层和弱发热层,所述强发热层分布于太极八卦形中的阳鱼部,所述弱发热层分布于太极八卦形的阴鱼部和八卦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层由能够产生5-15微米的远红外线的碳纤维制成;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层的太极形结构以半径为1-4厘米设置,太极形结构中心距离八卦远端的半径为5-10厘米设置;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层与保健内衣为分体式设置;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发热层设置于内衣里侧对应人体腹部的夹层内,所述夹层设置有便于取放的开口;
进一步,所述保健内衣为弹性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腹部碳纤维发热层太极八卦式养生保健内衣,将具有保健功能的碳纤维材料按照后天太极八卦的图形固定于内衣腹部的相应位置上,利用保健服与人体贴身穿着的特点使碳纤维发热层与人体紧密贴合,通过在碳纤维发热层加5V电压,碳纤维发热层发出热量,碳纤维发热层所产生的5μm—15μm的远红外辐射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细胞组织产生共振,能渗透到皮肤及皮下组织深处,产生温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扩张毛血管,排除微循环障碍,起到行气、活血、通络的作用。由于血液循环的加速和神经末梢的兴奋,局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潮红,温灸腹部太极八卦区域及穴位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并且碳纤维发热层发热速度快,电能转换成热的效率高,能够快速起到治疗作用并节约电能,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并结合太极八卦形结构,以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在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位置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作用,加强作用区域的温灸效果。本实用新型制造方便,并且结构及使用方法简单,无创无痛,效果明显,经济实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兴鹏,未经姜兴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237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翻转机构的人脸识别装置
- 下一篇:基于云技术的鼓风机远程在线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