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94541.5 | 申请日: | 2013-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9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蔡仁华;鲁叶中;杨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特汽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 |
| 地址: | 3111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头 纱线 裹胶模 | ||
1.一种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4)由熔融胶槽腔(41)、加压腔(42)及冷却腔(43)构成;加压腔(42)设有多个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且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进口与熔融胶槽腔(41)相通、与熔融胶槽腔(41)侧部的多股纱线进口(411)相对,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出口穿过冷却腔(43)且与冷却腔(43)端板上的多股纱线裹胶出口(431)连通,熔融胶槽腔(41)上部开有进料口(413),加热棒(412)位于熔融胶槽腔(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所述多股纱线裹胶出口(431)、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多股纱线裹胶出口(431)一一对应且在同一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由喇叭形裹胶加压模管(4211)、成形直管和喇叭形冷却管依次连接构成且喇叭形冷却管开口直径及长度均小于喇叭形裹胶加压模管(4211)的开口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所述喇叭形裹胶加压模管(4211)面上密布加压风孔(4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熔融胶槽腔(41)设有温度传感器(414)且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接PLC的信号输入端,PLC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棒(412)的工作与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加压腔(42)设有风压传感器(422)且风压传感器(422)的信号输出端接PLC的信号输入端,PLC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控制器控制加压气泵(423)的工作与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所述熔融胶槽腔(41)与加压腔(42)之间除多股纱线裹胶成型模(421)的进口与熔融胶槽腔(41)导通外,其余部均为密封连接,加压腔(42)与冷却腔(43)之间通过隔板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头多股纱线裹胶模,其特征是:所述熔融胶槽腔(41)与加压腔(42)之间通过阀门(415)及回液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特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特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9454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吸附模式高分子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生热天然橡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