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遮物帘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87334.7 | 申请日: | 201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启明;柴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0 | 分类号: | B60R5/00;B60R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遮物帘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遮物帘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后备箱载物空间较大,并且载物空间与其乘员空间相通的乘用车中,为防止行车过程中因车辆的颠簸、刹车或碰撞,导致载物空间的行李易倾入乘员空间,一般在其后备箱中都安装有可以自由收缩布帘的遮物帘,实现乘员仓和行李箱的隔离,防止行李箱物件倾入乘员仓。
遮物帘未使用时一般处于收起状态,现有技术中,一般遮物帘在收起状态下由于收缩力不够或者收缩不到位,导致在行车过程中产生异响,影响乘用车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遮物帘及汽车,该车用遮物帘能消除收缩力不够,收缩不到位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遮物帘,包括遮物帘本体以及与所述遮物帘本体连接的用于收容所述遮物帘本体的卷帘杆,在所述遮物帘本体上远离所述卷帘杆一端设置有一支撑杆,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在所述遮物帘本体收缩至所述卷帘杆内时,限制所述遮物帘本体晃动的遮物帘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遮物帘限位结构整体呈楔形,包括与所述支撑杆连接的第一部件以及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的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突出于所述第一部件之外,且在所述第二部件上设置有一弧形凹槽。
优选地,位于所述弧形凹槽内在所述第一部件上设置有一连接孔,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孔将所述遮物帘限位结构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第一螺栓或铆钉中其中一种。
优选地,所述遮物帘限位结构由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遮物帘限位结构整体呈锥形,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遮物帘限位结构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上所述遮物帘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上安装有上述的车用遮物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遮物帘限位结构,从而能消除遮物帘收缩力不够,收缩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在遮物帘本体收缩至所述卷帘杆内时,该遮物帘限位结能限制所述遮物帘本体左右晃动,避免了遮物帘本体在行车过程中因车振动而发出噪音,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本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本体处于收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限位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本体处于收起状态时遮物帘限位结构所处在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断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是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车用遮物帘,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本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本体处于收起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遮物帘限位结构的安装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2及图3。所述车用遮物帘包括遮物帘本体1以及与所述遮物帘本体1连接的用于收容所述遮物帘本体1的卷帘杆2。在所述遮物帘本体1上远离所述卷帘杆2的一端设置有一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与所述卷帘杆2之间为平行放置。在所述支撑杆3上设置有多个遮物帘限位结构31,所述多个遮物帘限位结构31用于在所述遮物帘本体1收缩至所述卷帘杆2内时,限制所述遮物帘本体1左右晃动而发出噪音。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所述遮物帘本体1上设置了遮物帘限位结构31,从而能消除遮物帘收缩力不够,收缩不到位的现象。同时,在遮物帘本体1收缩至所述卷帘杆2内时,该遮物帘限位结3能限制所述遮物帘本体1左右晃动,避免了遮物帘本体1在行车过程中因车振动而发出噪音,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87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半叠放式气瓶支架
- 下一篇:一种合成气制乙二醇产物的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