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锈钢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9343.3 | 申请日: | 2013-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9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明辉 |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螺旋 缠绕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用换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
背景技术
冷却器在工业生产中应用范围甚广,主要用于各种油类、食品以及药液类的加热、冷却领域,也可用于一些汽态物料的冷凝回收等。目前,国内使用的管壳式冷却器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外壳多采用碳钢,外形比较粗糙,不美观,体积大,较为笨重;(2)换热管缠绕方式不科学,换热效率低下,体积庞大,排出的介质温度不均匀;(3)换热管采用较粗的直管,传热效果差,并且热应力无法释放;(4)换热管多呈平行排列,两相流体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形成共振。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体积小巧,重量轻,外观精致,气密性好,可均匀加热介质的不锈钢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不锈钢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包括不锈钢材料的管壳及设置在管壳内的若干换热管;管壳上设有通过换热管连通的一次侧进口与一次侧出口、通过管壳内腔连通的二次侧进口与二次侧出口;所述的换热管在管壳轴向方向呈螺旋走向,多根换热管在管壳径向方向呈多层分布,相邻的两层换热管缠绕方向相反,即介质流向相反。
[所述的不锈钢螺旋缠绕管式冷却器内,热源介质与被加热介质的流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采用小口径螺纹管或光管呈螺旋、分层盘管状,换热效率高,加热、冷却速度快,可自行补偿热应力,减少介质对换热管的冲击,延长了冷却器的寿命,其换热管采用上述盘管方式,可大大缩小冷却器的体积,减小设备重量,降低其安装及运输难度;其采用不锈钢制成,外形美观,耐腐蚀性高,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另一种结构形式。
图3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二次侧出口,2、一次侧进口,3、变径接头,4、管壳,5、换热管,6、二次侧进口,7、一次侧出口,8、封头,9、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一,其包括不锈钢材料制成的管壳4及若干换热管5;管壳4上、下端通过变径接头3分别连接一次侧进口2、一次侧出口7;一次侧进口2与一次侧出口7由管壳4的管腔连通;管壳4的下端侧壁设有二次侧进口6,上端侧壁设有二次侧出口1,二次侧进口6与二次侧出口1通过管壳4内的若干换热管5连通;所述的换热管5沿管壳4的轴向方向呈螺旋走向,多根换热管5在管壳4径向方向呈多层分布,相邻的两层换热管5缠绕方向相反,即介质流向相反;其采用上述设计,工作时热源介质进入管程,待加热介质进入壳程,两种介质逆向流动,可实现快速、均匀换热。所述的二次侧出口1与二次侧进口6可位于管壳4同一侧,亦可分别位于管壳4相对的两侧,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灵活控制。
参看图3所示,在实施例二中,一次侧进口2、二次侧进口6及一次侧出口7均设置在管壳4的下端,二次侧出口1位于管壳4上部侧壁,管壳4的上端通过封头8密封;一次侧进口2与一中心管10下端相连,中心管10上端通过若干换热管5与一次侧出口7连通;所述换热管5缠绕在中心管10外,其缠绕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其采用上述设计,工作时热源介质经中心管10后从上端进入管程,待加热介质由管壳4下端进入壳程,两种介质逆向流动,可实现快速、均匀换热。
参看图3所示,所述的管壳4外部设有支撑架9。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上、下端仅为一种相对的参考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构成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明辉,未经张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行车辆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