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喷射器及其喷油嘴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8956.5 | 申请日: | 2013-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喷射器 及其 油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喷射器及其喷嘴,尤其是有关一种同时具有较轻颗粒磨损及积碳的燃油喷射器及其喷嘴。
背景技术
在内燃机中,燃油喷射器的喷油效果会对内燃机的整体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燃油喷射器的喷油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燃油喷射器的喷嘴上设置的喷孔类型也是一重要的影响方面。在已知的技术中,包括K型燃油喷射器及Ks型燃油喷射器,其中K型燃油喷射器上设置有K系数喷孔,而Ks型燃油喷射器上设置有Ks系数喷孔,这两种喷孔各有优缺点。K系数喷孔的结构形状请参阅图3所示,其喷油速度高,喷束锥角小,对碳烟和NOx的排放有利。K系数喷孔由于自身特性受限于液力研磨程度,液力研磨不会很高,使用过程中喷孔处会形成气蚀,喷孔积碳很难形成。但是,对于使用环境中的颗粒比较敏感,容易发生喷孔颗粒磨损现象,从而影响性能。Ks系数喷孔的形状请参阅图4所示,Ks系数喷孔是针对特定喷孔直径优化流场的,喷孔处无气蚀效应,其喷油速率更高,雾化效果更好,对内燃机性能排放更有利。另外,Ks系数喷孔由于在加工过程中经过较高的液力研磨对后续使用中颗粒磨损不敏感。但是,小孔径喷油速率更高的Ks系数喷孔对积碳比较敏感,容易形成积碳,影响性能。
在燃油质量较高的情况下,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K系数燃油喷射器或Ks系数燃油喷射器。然而,如果燃油质量不高,选用任何一种单一的燃油喷射器均受限于其缺点,无法综合多型燃油喷射器的优点,从而同时具有较轻的颗粒磨损及积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同时具有较轻的颗粒磨损及积碳的燃油喷射器及其喷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喷油嘴,其具有喷射孔端部,所述喷射孔端部具有K系数喷油孔和Ks系数喷油孔。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及Ks系数喷油孔均于所述喷射孔端部形成喷油口。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及Ks系数喷油孔均设置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锥形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s系数喷油孔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和Ks系数喷油孔均具有多个,其喷油口间隔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Ks系数喷油口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且Ks系数喷油孔的喷油口更靠近所述喷射孔端部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特征,所述K系数喷油孔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Ks系数喷油口具有多个,其喷油口形成于所述喷射孔端部的等高平面上,且K系数喷油孔的喷油口更靠近所述喷射孔端部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燃油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射器本体和如前所述的喷油嘴。
另外,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燃油喷射器及喷油嘴能够综合具有较轻的颗粒磨损及积碳。
附图说明
从后述的详细说明并结合下面的附图将能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方面。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标示了本实用新型燃油喷射器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标示了本实用新型喷油嘴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标示了现有技术中K系数喷孔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标示了现有技术中Ks系数喷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功能和/或结构相同的元件或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喷射器100设置于内燃机中,包括喷射器本体10及喷油嘴20,所述燃油喷射器100将经过高压组件加压的燃油经过喷油嘴20喷入内燃机的燃烧室内。燃油的喷射速度及喷射角度对于燃烧室内的燃烧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而燃油的喷射速度及喷射角度又与喷油嘴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喷油嘴20内设置具有容腔29,所述容腔29内收容针阀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89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及其变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圆补心井口电缆防磨防砸保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