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4507.3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吕彬峰;唐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F26B11/06;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142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废渣 炼油 烘干 裂解 装置 | ||
1.一种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包括带有第一进料口(34)和第一出料口(35)的反应釜(3),用于向所述反应釜(3)内输送物料的自动进料装置(1),以及与第一出料口(35)衔接的灰渣分离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料装置(1)和反应釜(3)之间设有至少两级依次串联的烘干装置(2),所述每级烘干装置(2)包括:
进料仓(22),顶部带有热风进口(23);
出料仓(24),顶部带有热风出口(25);
滚筒(21),两端分别设有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且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进料仓(22)和出料仓(24)中;
驱动所述滚筒(21)转动的驱动机构;
相邻两级烘干装置中,前一级的出料仓(24)与后一级的进料仓(22)之间通过输送装置(26)转移物料,且最后一级烘干装置内的物料通过所述输送装置(26)转移至反应釜(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进料装置(1)包括储料仓(11),与所述储料仓(11)底部连通的送料筒(12),转动配合在送料筒(12)内无轴螺旋(13),以及驱动无轴螺旋(13)的第一电机(14);所述送料筒(1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进料口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滚筒(21)均倾斜布置,安装高度相同,且滚筒(21)设有第二出料口的一端处于低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1)内壁设有呈螺旋状布置的扬料板(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滚筒(21)外周面的齿环(27),与所述齿环(27)啮合的托轮(28),以及用于驱动托轮(28)的第二电机(2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3)外设有加热箱(32),并设有贯穿所述反应釜(3)的导热管(33),该导热管(33)与所述加热箱(32)连通;所述导热管(33)垂直反应釜(3)轴线布置,且相邻两导热管(33)垂直交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3)内设有倾斜布置且呈螺旋结构的导流板(6),该导流板(6)处于高位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进料口(3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分离装置(4)包括带有第三进料口(42)和出气口(43)的分离仓(41),该第三进料口(4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35)衔接;所述分离仓(41)的顶部设有用于气固分离且交错布置的挡板(44),底部设有料渣搅拌装置以及将渣料输出分离仓(41)的转移装置(48)。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渣搅拌装置包括转动配合在所述分离仓(41)底部的转轴(45),布置在转轴上的搅拌叶(46)以及驱动转轴(45)的第三电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造纸废渣炼油烘干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仓(41)的底部还设有料位感应器(47),该料位感应器(47)发出控制所述转移装置(48)和料渣搅拌装置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5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长薄材刺破成型连续模
- 下一篇:带有镶件的凸凹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