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延膜机的辊筒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64126.5 | 申请日: | 2013-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1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许福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福伦 |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3625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延膜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延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CPE膜成型工艺的流延膜机的辊筒组件。
背景技术
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延聚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与吹膜相比,其特点是成产速度快、产量高,薄膜光泽性好、厚度均匀。CPE膜作为流延膜中的一种,由于是平挤薄膜,后续工序如印刷、复合等极为方便,因而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工业、食品、日用品等的包装。
目前,利用流延膜机生产CPE膜的过程中,熔融状态下的CPE原料从T型膜头挤出后,一般通过铁辊表面迅速冷却、然后利用铁辊和胶辊形成薄膜;其中铁辊还起到消除薄膜静电的作用;然而,采用铁辊和胶辊配合的方式生产出来的CPE膜存在由于材质过于柔软而导致CPE膜后期制作困难的问题;同时,以此类设备生产出的相同面积和厚度的CPE膜存在密度大、原材料用量高的问题,由此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采用双胶辊结构设计、生产成本低,可形成具有密度小、后期制作方便等特点的CPE膜的流延膜机的辊筒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延膜机的辊筒组件,它包括机架部和位于机架部上方的T型膜头部,所述机架部上安装有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并行安装,所述T型膜头部位于第一胶辊与第二胶辊之间的空隙的上方;所述机架部上还安装有配合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对CPE膜进行静电消除及冷却的辅助辊筒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胶辊通过安装于机架部上的电动机驱动。
优选地,所述辅助辊筒组件包括摆动辊和辅助辊,所述摆动辊位于第一胶辊的前侧,所述辅助辊位于第二胶辊的后下侧并紧靠第二胶辊。
优选地,所述摆动辊通过驱动杆安装在机架部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流延膜机的基础上利用第一胶辊和辅助辊筒组件中的摆动辊代替传统流延膜机上的铁辊,实现双胶辊结构;生产出的相同面积和厚度的CPE膜具有密度小、重量轻、丝绸感强的特点,更利于CPE膜后期的印刷、制袋等工艺制作;同时,由于密度更小,原材料用量也会减少,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平面结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流延膜机的辊筒组件,它包括机架部1和位于机架部1上方的、起到将熔融状态下CPE原料挤出的T型膜头部2,在机架部1上安装有第一胶辊3和第二胶辊4,第一胶辊3和第二胶辊4并行安装,而T型膜头部2则位于第一胶辊3与第二胶辊4之间的空隙的上方,如此可使挤出的薄膜利用第一胶辊3和第二胶辊4导出;同时,在机架部1上还安装有配合第一胶辊3和第二胶辊4对CPE膜进行静电消除及冷却的辅助辊筒组件,辅助辊筒组件包括利用气缸进行驱动的摆动辊5和辅助辊6,其中摆动辊5通过驱动杆7安装在机架部1上并位于第一胶辊3的前侧,驱动杆7带动摆动辊5根据薄膜的张紧度进行上下自由浮动调节,以此实现利用第一胶辊3和摆动辊5的配合代替传统流延膜机上的铁辊进行薄膜的静电消除和冷却的作用;辅助辊6则固定在机架部1上且位于第二胶辊4的后下侧并紧靠第二胶辊4。
另外,第一胶辊3通过安装于机架部1上的电动机8的驱动进行转动,如此第一胶辊3作为主动轮,第二胶辊4和摆动辊5以及辅助辊6可作为从动轮,通过相应之间的内应力进行从动旋转。其结构简单、可减少CPE原料的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使得生产出来的CPE膜具有密度小、丝绸感强、后期制作方便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福伦,未经许福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面变形缝
- 下一篇:一种热流道系统中的针阀热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