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梯间预制隔墙板运输存放一体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122.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龙;索屹楠;王慎栋;田若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地址: | 064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间 预制 隔墙板 运输 存放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建筑行业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存放器具,具体是一种楼梯间预制隔墙板运输存放一体架。
背景技术
目前,楼梯间预制隔墙板的运输和存放尚无专用器具,传统做法是:在运输过程中将楼梯间预制隔墙板放倒,在隔墙板底部垫两条通长木方,然后将其余隔墙板依次摞在下层隔墙板上面,由于隔墙板的尺寸不一致,导致有的隔墙板只有一端能摞实,而另一端会翘起,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并且运输到现场之后,也无专门的存放器具,而是直接放置地上,一方面现场的地面平整度无法保证,会导致隔墙板弯曲变形,另一方面在安装时,需要先对隔墙板进行翻转,增大了施工难度,对于作业人员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楼梯间预制隔墙板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存放的楼梯间预制隔墙板运输存放一体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楼梯间预制隔墙板运输存放一体架,包括底座、底部支撑、分隔梁,所述底座呈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个长边之间安装有间隔排列的底部支撑,所述底部支撑由底梁、支柱和支撑梁构成,底梁两端分别与长方形框架的两个长边固定连接,底梁上部通过支柱固定支撑梁;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一个短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垂直立柱,长方形框架的另一个短边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向内倾斜的斜立柱,所述两根斜立柱的顶部之间装有带倾斜面的压顶梁,所述垂直立柱之间和所述斜立柱之间分别固定有分隔梁支撑,两个分隔梁支撑之间装配有分隔梁。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型钢连接成的长方形框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立柱和所述斜立柱为型钢。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立柱之间和所述斜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斜撑。
进一步地,所述长方形框架结构的长边上固定有中间立柱,所述中间立柱为型钢。
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垂直立柱与中间立柱之间、所述相邻的中间立柱和斜立柱之间,分别设置有交叉布置的斜撑。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立柱、中间立柱和斜立柱与底座之间分别设置有短斜撑。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压顶梁上分别放置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①安全可靠,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能有效保护楼梯间预制隔墙板;
②运输量大,外墙装载不再受限制,使用运输存放一体架,同样的运载车辆可以装载更多的预制墙板;
③吊装便捷,省去现场翻转环节,不使用吊车,可以直接使用塔吊吊装,并且吊装顺序不受存放的影响,可以做到随用随吊;
④占地面积小,相同面积的堆放场地可以存放更多的预制墙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中:底座1,垂直立柱2,分隔梁支撑3,分隔梁4,中间立柱5,橡胶垫6、压顶梁7,斜立柱8,交叉斜撑9,支撑梁10,支柱11,底梁12,短斜撑13,底座长边14,底座短边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
参见图1、图2、图3,底座长边14和底座短边15采用工字型钢,通过满焊连接组合成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底座1,用于底部支撑,直接与地面或运输车辆底板接触。
垂直立柱2、斜立柱8和中间立柱5同样采用工字型钢制作,底部均与底座1满焊连接固定,两根垂直立柱2位于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左侧底座短边15两端;两根斜立柱8位于长方形框架结构的右侧底座短边15两端,斜立柱8向左侧倾斜,与底座1的水平面呈86°角,恰好与楼梯间预制隔墙板斜边结构相符,并在两根斜立柱8的顶部之间安装有由角钢制做的压顶梁7;两根中间立柱5分别位于长方形框架结构的两个底座长边14上。
两根垂直立柱2之间和两根斜立柱8之间分别满焊固接由槽钢制作的分隔梁支撑3,分隔梁支撑3在腹板位置间隔钻螺栓孔,同样由槽钢制作的分隔梁4两端通过螺栓与两侧分隔梁支撑3连接。相邻两分隔梁4形成的间隔即为预制隔墙板插入预留槽,同时,分隔梁4也起到分隔支撑隔墙板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二十二冶集团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盘式微波连续裂解装置
- 下一篇:铂电阻测温绝缘导热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