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432385.X | 申请日: | 2013-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方维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27/00 | 分类号: | F16K27/00;H01F38/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220 kv 充气式 互感 器用 sf6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阀门,特别是一种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
背景技术
220kV开关站中的电流、电压互感器一般为充气式互感器,互感器本体SF6气体监视系统装有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根据电企标准规定,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每3年须校验一次,以保证其正确动作的性能。然而,所述220kV充气式互感器本体的SF6气室与SF6气体密度继电器之间并无任何的隔离,因此在校验SF6气体密度继电器时,必须将SF6气体密度继电器从互感器本体上拆除下来,并送至仪表实验室进行校验,由于带压力的SF6气体(额定压力0.39Mpa)对密封工艺的要求非常严格,而拆除仪表对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的校验或者检修操作工艺的疏忽,极易对SF6法兰密封面产生损伤,导致SF6气体渗漏,引发设备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提供操作简单、防SF6气体渗漏的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带操作控制手柄的开关阀体、仪表连接接口、互感器连接接口和校验接口,开关阀体的上方连接仪表连接接口,下方为互感器连接接口,仪表连接接口通过开关阀体与互感器连接接口连通,而校验接口则与仪表连接接口相贯连接并连通。
互感器连接接口用于连接220kV充气式互感器本体的SF6气室,而仪表连接接口则用于连接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等仪器,校验接口则连接充气设备或校验设备,操作控制手柄用于控制开关阀体的开启和关闭。在常规使用时,封闭校验接口,通过操作控制手柄开启开关阀体,使仪表连接接口与互感器连接接口的内部通道贯通,互感器正常运行;在需要校验时,通过操作控制手柄关闭阀体,将仪表连接接口与互感器连接接口的内部通道隔离开,也就是将SF6气体密度继电器与互感器本体的SF6气室隔离开,打开校验接口,进行充气并校验操作。
这样,就不需要拆除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简化了施工程序,且操作简单,实用有效,避免了因经常拆除仪表或者检修操作工艺的疏忽造成的SF6气体渗漏。
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在校验接口处安装有保护盖,该保护盖通过密封构件与校验接口连接。
这样,就相当于在正常运行时,于开关阀体之外增加一道密封,防止SF6气体渗漏。
校验接口通过一刚性密封圈与仪表连接接口连接。
该刚性密封圈能够防止在充气校验时,校验接口与仪表连接接口的贯通通道SF6气体渗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采用仪表连接、校验连接和互感器连接的三通阀门构造,通过操作控制手柄实现校验时仪表与互感器本体气室的隔离,不需要拆除SF6气体密度继电器,简化了施工程序,且操作简单,实用有效,避免了因经常拆除仪表或者检修操作工艺的疏忽造成的SF6气体渗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附图1,220kV充气式互感器用SF6阀门,该阀门为三通构造,包括有带操作控制手柄1的开关阀体2(具体结构安装在内,未示意出)、仪表连接通道以及仪表连接接口3、互感器连接通道以及互感器连接接口4、充气校验通道以及校验接口5,开关阀体2的上方连接仪表连接通道以及仪表连接接口3,下方为互感器连接通道以及互感器连接接口4,仪表连接接口经由通过仪表连接通道-开关阀体-互感器连接通道与互感器连接接口4连通,而校验接口5则通过仪表连接通道与充气校验通道的相贯连通而与仪表连接接口3相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3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