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III族氮化物材料含多层背势垒的器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33858.0 | 申请日: | 201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刚;冯志红;敦少博;吕元杰;房玉龙;徐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872;H01L29/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005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ii 氮化物 材料 多层 背势垒 器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器件领域。
背景技术
GaN半导体材料具有更大的禁带宽度、更高的临界击穿电场和电子饱和漂移速度等优异的性能,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虽然GaN材料的临界击穿电场远高于其他半导体材料,但是由于GaN器件局域曲率效应,器件内部存在一个峰值电场,使得器件提前击穿。因此如何降低峰值电场、缓解局域曲率效应、提高器件击穿电压始终是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
场板技术是提高器件耐压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Mishra小组报道了国际上首个高压电力开关器件AlGaN/GaN HEMT就带有场板;紧接Mishra小组又报道了带三层场板的器件(Mishra, U. K.. Status of AlGaN/GaN HEMT technology-A UCSB perspective. InGallium Arsenide and Other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 Symposium, EGAAS 2005, European, pp. 21-27),击穿电压达到900V,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东芝公司的Wataru Saito研究小组于2008年用源、栅双场板结构制备出了击穿电压达940V、峰值电流4.4A,特征通态电阻仅3.6 mW*cm2(约为Si器件的1/44) 的器件。场板技术虽然提高了器件耐压,但是其致命缺点是增大电容,使得频率特性变差。
背势垒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二维电子气(2DEG)的沟道限域性,从而降低漏电提高击穿电压。Micovic等人在AlGaN/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中引入Al0.04GaN背势垒,利用背势垒结构将沟道处GaN的势垒提高了1-2eV,提高了2DEG的沟道限域性,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从而提高了AlGaN/GaN HEMT的功率密度,在10GHz频率下,漏压的工作电压高达40V,输出功率密度到达10.5W/mm。
单层背势垒结构提高击穿电压的效果是有限的,首先背势垒的组份不易太高,否则会引入高浓度的二维空穴气(2DHG),增加缓冲层漏电,击穿电压反而下降;但是低的背势垒组份增加沟道限域性的作用很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III族氮化物材料含多层背势垒的器件结构,该结构使得基于III族氮化物材料的器件在保持高频率特性和大饱和电流的基础上,提高器件的击穿电压,缓解其频率、饱和电流和击穿电压的矛盾关系,克服了单层背势垒的缺点,在不引入高浓度的2DHG的前提下,有效的增加器件耐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III族氮化物材料含多层背势垒的器件结构,自下而上包括衬底层、背势垒结构层和沟道层;所述背势垒结构层由两层及以上不同Al组份的AlxGaN(0<x<1)背势垒组成。
所述背势垒结构层中的Al组份沿沟道层到衬底层方向递增,但同一背势垒中Al组份不变。
所述背势垒结构层的Al组份从沟道层到衬底层为线性增加或者非线性增加。
所述背势垒结构层中各背势垒的厚度相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进步为:
1)由多层背势垒组成的背势垒结构层降低了沟道电场峰值,有效的调节了沟道电场,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相较于场板技术,多层背势垒结构不增加栅电容,对器件的频率特性影响较小;
2)相较于单层背势垒结构,多层背势垒结构在不引入高浓度的2DHG的前提下,用多层低组份背势垒共同调节沟道电场,从而在保持高的器件饱和电流基础上,有效的增加器件耐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衬底层,2、第一背势垒,3、第二背势垒,4、沟道层,5、势垒层,6、源金属,7、栅金属,8、漏金属,9、阴极金属,10、阳极金属,11、栅介质,12、第三背势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33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成型锻造高尔夫球杆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乘用车座椅滑轨的自动化点焊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