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09396.9 | 申请日: | 2013-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2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徐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敏;徐晶晶 |
| 主分类号: | F16H1/46 | 分类号: | F16H1/46;F16H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行星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减速器,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
背景技术
行星减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传动比大、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飞机、轮船、汽车、运输、水泥、建筑、化工、纺织、印染、制药、食品环保、电工机械、仪表、化工业等许多领域,行星齿轮减速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现有单级或多级行星减速器主要结构形式由普通渐开线行星或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构成。
普通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由于在理论上载荷均匀分布到3个行星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加工误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使得在传动过程中各个行星轮上的载荷分配不均匀,造成载荷有集中在一个行星轮上的现象,这样,行星齿轮的优越性就得不到发挥,甚至不如普通的外传动结构。而且在适应较大负载时只有加大齿宽,实现大传动速比应用,需要多级行星叠加使用,这样就造成了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加大。
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与普通减速器相比具有体积更小、重量轻、效率高、承载能力大、传动比范围大等优点。但是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由于内部有一偏心机构,当转速增大时由于偏心的作用,机体振动会较大,所以实际使用中输入转速不宜过高,这就限制了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使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在适应大传动比和高速输入、大负载等应用上有显著的优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包括普通渐开线行星机构及少齿差行星机构,所述的普通渐开线行星机构及少齿差行星机构通过中间连接端盖连接;所述的普通渐开线行星机构包括输入端端盖、输入轴太阳轮、三个行星轮、三个行星轮轴、输入端轴承、第一级连接轴承及行星架偏心轴,所述的三个行星轮分别与所述的三个行星轮轴连接,且所述的三个行星轮分别与所述的输入轴太阳轮啮合,所述的输入轴太阳轮由所述的输入端轴承支撑到所述的输入端端盖,由所述的第一级连接轴承支撑到所述的行星架偏心轴;所述的少齿差行星机构包括第二级连接轴承、输出轴、输出端端盖、第一输出端轴承、第二输出端轴承及行星架输出轴承,所述的行星架偏心轴由所述的行星架输出轴承和第二级连接轴承分别支撑到所述的中间连接端盖和输出轴,所述的输出轴由所述的第一输出端轴承和第二输出端轴承支撑到所述的输出端端盖上。
上述的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其中,所述的普通渐开线行星机构还包括第一级内齿圈,所述的第一级内齿圈与所述的输入端端盖连接,所述的输入轴太阳轮及三个行星轮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级内齿圈内,所述的三个行星轮与所述的第一级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上述的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其中,所述的少齿差行星机构还包括第二级内齿圈、双联齿轴承及双联齿轮,所述的第二级内齿圈与所述的中间连接端盖连接,所述的行星架偏心轴、双联齿轴承及双联齿轮位于所述的第二级内齿圈内,所述的第二级内齿圈的内齿与所述的双联齿轮的外齿啮合,同时所述的双联齿轮的内齿轮与输出轴上的外齿轮啮合。
上述的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其中,所述的少齿差行星机构上还设有平衡垫圈,所述的平衡垫圈位于所述的行星架偏心轴上。
上述的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其中,所述的行星轮轴上设有行星轮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圆柱齿轮的齿廓皆采用渐开线,因而可用普通的齿轮机床加工,结构较简单,生产价格也较低;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等特点;其承受过载荷冲击能力较强,寿命较长,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的普通渐开线行星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合双级行星减速器的少齿差行星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敏;徐晶晶,未经周敏;徐晶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93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