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95757.9 | 申请日: | 2013-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伯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库 智能 防爆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特别涉及安装在油库库区等严禁烟火的地区的防爆定位器,对巡检人员及系统维护人员的信息进行自动采集、自动上传的一种防爆定位器。
背景技术
由于库区的特殊环境制约,库区巡检定位系统只能采用传统的签到的方式。缺点有以下几点:
1、无防爆功能:传统RFID巡检定位采集系统没有库区防爆功能。
2、漏采:由于巡检人员的疏忽,对巡检过的点忘记签表,巡检点没有巡检记录。
3、不能够及时反映巡检点巡检信息:巡检时间记录没有实际意义。
4、巡检路径不可控:对巡检点的巡检路径不能够程序化控制,对巡检人员没有约束性。
5、没有自我维护功能。
6、增加巡检人员工作量:签到、录入、数据处理都要靠手工完成,增加了巡检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自动实现巡检人员签到、录入、数据处理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包括固定底座内的基板上设置的MCU、射频模块、唤醒信号发送模块和实时时钟模块,所述的MCU分别与所述的射频模块和唤醒信号发送模块、实时时钟模块连接,还包括密封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底座上的防爆玻璃罩;所述的射频模块的射频天线密封引出所述的防爆玻璃罩,安装在所述的防爆玻璃罩外侧;所述的唤醒信号发送模块的唤醒天线设置在所述的防爆玻 璃罩内。
进一步的,上述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中:所述的唤醒天线为低频唤醒天线,采用PVC塑胶塑封,固定在固定底座的基板上,所述的唤醒天线与所述的固定底座的基板垂直,靠在玻璃罩边缘安装。
进一步的,上述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中:所述的防爆玻璃罩通过带螺纹的金属固定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面。
进一步的,上述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中:在所述的固定底座的基板上还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的电压检测模块与MCU相连,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及AD转换器,对所述的定位器的电源电压进行自检。
进一步的,上述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中:在所述的固定底座的基板上还包括由8pin烧录接口完成在线编程及仿真调试的Jtag接口模块。
本实施例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具有如下特点:
1、实现库区防爆:对可实现自动巡检功能的RFID定位器增加库区防爆功能,防爆设计遵循《GB3836.2-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标准。外形如图所示,外壳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罩,此设计除了能够有效保证《GB3836.2-2000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标准外,还可以使PKE(无钥匙门禁PKE)唤醒信号有效发射出来,满足了库区巡检标签在低功耗休眠状态下被定位器可靠唤醒。
2、防止漏采:本设计采用近距离PKE激活唤醒技术,代表油库人员的RFID能被定位器激活,激活后的RFID信息能被定位器确认读取,再通过定位器传给远端的阅读器,阅读器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后台。此设计方法有效防止漏采。
3、能够及时有效反映巡检点信息:设计上采用时间戳技术,定位器接收到的每一条标签报文都要加入定位器的时间戳信息,有效保证信息实时性。
4、路径可追朔性:传到后台的每条标签数据信息都包含此条记录的时间戳,后台可根据时间戳的先后顺序及巡检点的位置信息描绘出巡检人员的移动轨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增加了自我维护功能:定位器采用周期 自检设计方法,定期自检并把自检结果定期上传给后台,后台通过定位器上传的自检信息来判断定位器的工作状态,并作出决策。
本实用新型大大缩减巡检人员工作量:本库区定位器的设计采用RFID及PKE唤醒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把库区的整个巡检过程(签到、录入、数据处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大大缩减了库区巡检人员每天繁重的工作量,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本实用新型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结构方框图。
2、本实用新型的油库智能防爆定位器外部结构。
图中:1、射频天线,2、唤醒天线,3、防爆玻璃罩,4、电源线过孔,5、固定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伯资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艾伯资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