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捕蝇笼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8266.1 | 申请日: | 2013-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9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小斌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6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捕蝇笼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蝇器具,具体为一种采用物理方法的环保捕蝇笼。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蝇方法多种多样,大致分为器械类和植物类。
其中,器械类又分为物理捕蝇器械和电子捕蝇器械。
而物理捕蝇器械中多以捕蝇笼为主。
所述捕蝇笼是根据苍蝇趋香逐臭、趋光性和向上飞行的习性而制作。目前民间使用的捕蝇笼多呈圆形宫灯或六角宫灯形状,均以玻璃纤维网为主要材料制作,在与环境的协调性、防雨水性、蝇尸隐蔽性、对诱饵的屏蔽性等方面存在不足。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造型美观、捕蝇效率高、清洁环保、可全天候使用的环保捕蝇笼。
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的环保捕蝇笼,包括笼体,所不同的是还包括锥形诱蝇底盘和锥形透明进蝇导筒,所述笼体为透明体,所述进蝇导筒安装于诱蝇底盘上,进蝇导筒的底部筒壁上开设诱蝇进入口,诱蝇底盘中央设为诱蝇饵料区;进蝇导筒的上部筒体从笼体底部开设的导筒卡口置入笼体内部,导筒卡口与筒体之间卡合密封,进蝇导筒上口之下的笼体内腔为溺蝇储水区,笼体顶部开设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上设置封盖。
所述笼体和进蝇导筒为塑料体,既轻便又不易破碎。
所述塑料体采用无毒无味的聚脂PET塑料制作,满足环保要求。
为便于拆装,所述进蝇导筒与诱蝇底盘之间安装方式为卡扣。
所述封盖于加水口上的设置方式为螺纹旋合。
为满足捕蝇笼的悬挂使用要求,所述封盖上设置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环保捕蝇笼采用聚脂PET塑料制作,美观、透明度高、轻便、不易破碎,诱蝇饵料取材方便,不使用化学物品诱毒苍蝇,无毒、符合环保要求,捕蝇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环保捕蝇工具。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标识:1、笼体;2、诱蝇底盘;3、进蝇导筒;4、溺蝇储水区;5、诱蝇进入口;6、封盖;7、吊耳。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环保捕蝇笼主要由笼体1、诱蝇底盘2和进蝇导筒3构成。
所述诱蝇底盘2为上小下大的锥形塑料盘,诱蝇底盘2的中央凹陷成为诱蝇饵料区,如图1所示。
所述进蝇导筒3采用聚脂PET塑料制作,上下开口、且为上小下大锥形透明体,进蝇导筒3的底部筒壁圆周上均布开设四个长形诱蝇进入口5,所述诱蝇进入口5之间的四处局部筒壁外翻成为卡边,四处卡边卡嵌于诱蝇底盘2上对应开设的卡槽内实现进蝇导筒3与诱蝇底盘2的连接安装,如图1所示。
所述笼体1采用聚脂PET塑料制作,为灯笼状的透明体,笼体1的底部中央开设导筒卡口,笼体1的顶部中央开设翻起的加水口,对应于加水口设置封盖6,所述封盖6与加水口螺纹旋合连接,封盖6上安装半圆形吊耳7;所述导筒卡口的口径大于进蝇导筒3的上口直径而小于进蝇导筒3的下口直径,进蝇导筒3的上口通过导筒卡口进入笼体1内部,导筒卡口与进蝇导筒3的筒体于合适的位置卡合,卡合处用胶水密封,于笼体1内部,进蝇导筒3上口之下的笼体加水后(通过加水口)成为溺蝇储水区4,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苍蝇闻到饵料味后,从诱蝇进入口5飞进进蝇导筒3到诱蝇底盘2中央吃食,离开时向上起飞,碰到进蝇导筒3则往上飞,通过进蝇导筒3的上口进入笼体1内部,苍蝇在笼体1内部飞累后掉落于溺蝇储水区4的水中溺死。
蝇尸的处理:打开封盖6,将溺蝇储水区4的水连同蝇尸一起倒掉。
本实用新型可以放置于地面或支撑物体上实用,也可通过吊耳7悬挂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小斌,未经莫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82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挡板的刨床
- 下一篇:可调节型大包装袋式机器人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