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菌培养容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50450.7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4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吴峻;王荣芳;钱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 地址: | 2013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 培养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培养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在细菌培养技术领域中使用的细菌培养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细菌培养容器为玻璃材质的锥形瓶,如图1所示,现有的培养瓶瓶壁光滑,线条柔和。使用这样的培养瓶,细菌培养液容易沉积在培养瓶底部,在摇晃中会出现不均匀、粘附瓶壁等现象,导致细菌细胞无法获得均等、充分的氧气。这些为细菌培养工作带来困难,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以克服以上缺陷,尽可能多地消除因为摇晃不均匀而造成的对细菌培养工作的不良影响,使得细菌细胞能够充分获得氧气,良好地进行繁殖和生长,提高细菌培养密度;且此类培养瓶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易大量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细菌培养瓶,使细菌培养液能够被充分摇晃、并且所受力度均匀、不粘附在瓶壁上,使细胞获得均等、充分的氧气,从而达到细菌成活率高、培养密度大的效果;与传统的细菌培养瓶相比,在同等条件下,重组外源蛋白质产量可以大大提高;且培养瓶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大量推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菌培养容器,在容器的瓶壁内侧设置向内突出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菌培养容器,凸起的个数为2-4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菌培养容器,凸起沿瓶壁周围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菌培养容器,凸起的长度为1.0-2.0c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是细菌培养瓶。通过在细菌培养瓶的瓶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向内光滑的凸起。与普通细菌培养瓶相区别的是,本实用新型细菌培养瓶的瓶壁上的凸起可以起到搅拌棒的作用,在恒温摇床内培养细菌时,随着培养瓶的晃动,对细菌培养液进行温和搅拌,从而使细菌充分获得氧气,从而良好地繁殖生长,达到提高存活率及繁殖率的目的。在对细菌高密度培养及表达外源蛋白时,能提高10%-50%的外源蛋白产量。细菌培养瓶是由玻璃制成,在玻璃吹制时同时完成凸起的制作处理,即可一次加工完成制得本实 用新型培养瓶。本实用新型细菌培养容器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利于大量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细菌培养容器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中凸起的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图2-4中,1表示细菌培养瓶,2表示瓶壁,3表示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由瓶壁和底部构成,在瓶壁内侧设置向内突出的凸起。具体地,凸起沿瓶壁内侧向容器内突起。较佳地,凸起设置在该容器高度的四分之一处,即,凸起至底部的距离为凸起至顶部的距离的三分之一处。
具体地,凸起的数量为2个、3个、或4个,凸起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为多个。当凸起的个数为2个以上时,多个凸起沿内瓶壁周围均匀设置。例如,多个凸起在瓶壁上沿圆周等距离地均匀排布。
具体地,凸起的长度为1.0-2.0cm。当包含多个凸起,它们的长度可以是相同的。多个凸起的长度也可以是不相同的。
本实用新型的细菌培养容器,进一步还包括在容器的底部内侧设置向上突出的凸起。凸起的数量不受限制,可以为2个、3个或多个。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细菌培养容器是细菌培养瓶。其中,在细菌培养瓶1的瓶壁2上设置凸起3,凸起3位于自底部至顶部的距离的四分之一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细菌培养瓶瓶壁2上对称设置有2个向瓶内部突出的凸起3。可选地,凸起可以是2个、3个或4个。技术人员可根据培养瓶内容物的浓度、性质的不同,具体地选择设置凸起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凸起3为锥形形状。可选地,凸起形状可以是针状或条状。
本实施例中,凸起3的长度为1.0cm。凸起的长度指的是凸起自瓶壁内侧向瓶内部内突出的距离。凸起3向内突出于瓶壁的合适距离为1.0-2.0cm,优选的是1.0cm。技术人员可根据 培养瓶内容物的浓度、性质具体设置凸起长度。
可选地,在细菌培养瓶1的底部内侧设置向内突出的凸起3,如图4所示。通过在瓶壁设置多个凸起,使其对内容物的搅拌作用更均匀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赛诊断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