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乒乓球拾取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45283.7 | 申请日: | 2013-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凯;周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3B47/02 | 分类号: | A63B47/02;A63B6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 拾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乒乓球拾取器。
背景技术
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人们对这项运动越来越关注、在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乒乓球这项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学习、练习乒乓球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大量的训练用的乒乓球的拾取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大量并且较小的需要人频繁弯腰拾取给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且长时间的频繁重复弯腰的动作加大人们腰部疾病的患病几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1010559169.2的“乒乓球拾取车”,该乒乓球拾取车利用车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弹性带,每个弹性带的间隔H相同,且间隔H的取值范围是:25毫米-35毫米的技术。上述乒乓球拾取车虽然可以拾取乒乓球,但其功能、结构相对复杂,弹性带间隔过小、弹性带易损坏、体积过大、不便倾倒、不便维护、不易携带、生产困难、塑料拔模过程毁坏率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体积小便于携带的乒乓球拾取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乒乓球拾取器,包括形成所述乒乓球拾取器的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容纳乒乓球的容置空间,所述主体具有底部,所述主体的底部至少存在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且不密封的区域。
可选的,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
可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至少一个区域由平行排列且相互之间具有缝隙的橡胶圈形成。
可选的,所述橡胶圈由铆钉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可选的,所述乒乓球拾取器还包括一把手,所述把手高度可调的设置在所述乒乓球主体上。
可选的,所述主体具有侧壁,所述侧壁由尼龙网编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取器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取器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廉,方便生产,通过模块化手段,在实现人们不再弯腰就可拾取大量乒乓球的前提下同时可满足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同时利于维修、保养,并且减小不使用时的体积,更方便携带、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乒乓球拾取器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乒乓球拾取器,包括形成所述乒乓球拾取器的主体20,所述主体20具有容纳乒乓球的容置空间,所述主体20具有底部30,所述主体20的底部至少存在一个由弹性材料12制成的且不密封的区域,弹性材料12为橡胶,主体20的底部30至少一个区域由平行排列且相互之间具有缝隙的橡胶圈12形成,橡胶圈12由铆钉13固定在所述主体20上,乒乓球拾取器还包括一把手1,所述把手1高度可调的设置在所述乒乓球主体20上,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上杆3、中杆6和低杆7相互配合实现把手1的高度可调,其中低杆7为支撑杆,防止拾取器在重力或压力下发生形变,低杆7通过上下两端的链接螺栓、螺母2和底座链接螺纹8固定至主体20,主体20具有侧壁,侧壁的上下部分分别为两个由金属制成的上圈10和下圈14,所述侧壁由尼龙网11编制而成,尼龙网11位于上圈10和下圈14之间。
由于使用过程中橡胶圈12比较易于损坏,只需更换橡胶圈12用柳钉13重新固定在橡胶圈12即可。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习惯通过调整上杆3,弹簧扣4,镂空孔5,上杆3,低杆7的关系改变把手的高度,是产品使用更适合。在组装完毕后手持把手1,将拾取器放置乒乓球的上方,用力下压,地面的乒乓球就可通过橡胶圈12中间的间隙挤入网兜内,拾取完毕后通过上部开口倾倒在容器中即可。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