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932.1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傅秀清;康敏;肖茂华;鲜洁宇;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7/22 | 分类号: | B23H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电解 车削 工具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阴极,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
背景技术
电解加工技术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原理来去除金属材料的,具有工具阴极无损耗、无宏观切削力、适宜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等优点。随着科技的发展,难加工材料制成的轴类零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如高温合金、不锈钢、钛合金、超高强度钢等,这些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较差,采用传统加工方法对难加工材料轴类零件进行粗、精或光整加工在很多情况下仍然很困难或难以满足加工质量要求,尤其是刚度较低的细长轴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变形。电解车削加工技术可用于难加工材料制成的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电解车削工具阴极是进行电解车削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外轮廓类似于传统车削加工的车刀。在电解加工过程中,需保证一定压力的电解液经工具阴极喷射到加工区域,因此工具阴极出液口和内部结构的设计制造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若操作不当极易发生因极间打火或者撞刀等造成的工具阴极损毁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工具阴极在加工过程中较易损坏的难题,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便于维修和更换工具头,提高工具阴极的使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包括基座1、密封圈2、上工具头3、下工具头4、螺钉5,通过基座1、密封圈2、上工具头3、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内部流道和电解液出口,电解液经基座1进入工具阴极内部,由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的电解液出口喷出;其特征是:依次将密封圈2、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装入基座1中,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通过螺钉5压紧密封圈2安装在基座1上,实现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若发生因极间打火或撞刀等造成的工具阴极损毁现象,采用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便于拆装、维修及更换工具头,提高工具阴极的使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2)工具阴极的工具头由上工具头和下工具头组合而成,通过线切割加工的方式可以加工不同出液口和内部结构的上、下工具头,便于更换不同的工具头进行电解车削的加工试验。
附图说明
图1为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立体图。
图2为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密封圈,3.上工具头,4.下工具头,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
一种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包括基座1、密封圈2、上工具头3、下工具头4、螺钉5,通过基座1、密封圈2、上工具头3、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内部流道和电解液出口,电解液经基座1进入工具阴极内部,由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的电解液出口喷出;其特征是:依次将密封圈2、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装入基座1中,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通过螺钉5压紧密封圈2安装在基座1上,实现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装配。
工作过程
使用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进行电解加工时,首先通过基座1上的螺纹与电解液系统中的管路连接,其次开启电解液系统,电解液由基座1进入工具阴极内部,经基座1、密封圈2、上工具头3、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的内部流道,由上工具头3和下工具头4相配合形成的出液口喷出,实现组合式电解车削工具阴极的装配和使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加油站加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污泥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