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筒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224173.2 | 申请日: | 2013-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0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鲁从建;李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筒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现代冶金行业中最先进的生产线是连铸连轧生产线。在连铸环节中,最重要的设备为扇形段,扇形段主要是将钢水浇铸成板坯形状,凝结成形。扇形段的开度可以调节,由扇形段油缸控制。每台连铸机都有五台扇形段,除一段以外每台扇形段均有四台油缸呈上下分布,同侧上下两油缸通过中间的阀块进行供油控制,阀块上共有七个快速接头紧密分布,快速接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8mm,最大距离仅25mm,当遇到接头有漏油时,快速接头不易拆卸,需要将邻近的接头拆卸后才能拆除,耽误了大量的生产时间和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方便的对连铸连轧扇形段中的快速接头进行拆卸的套筒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筒扳手,所述套筒扳手用于拆卸或安装扇形段的快速接头,包括固定件、套筒及扭力杆。所述固定件套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受力孔,所述扭力杆穿插在所述受力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稳定环及受力角。所述受力角设置在所述稳定环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角为三个。三个受力角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稳定环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受力角相配合的受力槽;所述受力角套在所述受力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槽为四个,四个所述受力槽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套筒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筒扳手,固定件位于快速接头外侧,且固定件套在套筒的下端,通过转动穿插在套筒中的扭力杆,可方便的将快速接头拆卸下来,由于固定件与套筒是分离的部件,可根据实际需要制造不同的固定件,而套筒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扇形段阀块快速接头安装平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套筒扳手,包括固定件(包括稳定环3及受力角2)、套筒4及扭力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受力角2为三个,三个受力角2等距的设置在稳定环3的外侧(即两个相邻的受力角2呈90°分布),稳定环3为半圆环形状。参见图3,套筒4的底端设置有与受力角2相配合的受力槽6,受力槽6为四个,四个受力槽6均匀地分布在套筒4的底端,便于受力角2任意旋转90°即可与受力槽6相配合。受力角2一一对应的套在受力槽6中。稳定环3套在待拆卸或安装的快速接头1上。参见图3,套筒4上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放置扭力杆的受力孔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两组正对的受力孔5,一组受力孔5中的两个受力孔5正对设置,两组受力孔5相互垂直分布),扭力杆穿插在一组受力孔5中。下面进一步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扳手的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1,快速接头1直径为R(本实施例中,R为55mm),快速接头1与相邻快速接头之间的最小距离为A(本实施例中,A为18mm)。那么,整个固定件的最大外径B(即三个受力角2外端所在圆的直径)需满足:B<R+2A(本实施例中,B<91mm)。稳定环3内侧设置成与快速接头1相配合的形状,便于稳定环3能够套在快速接头1上。三个受力角2的长为L1(本实施例为10mm)、宽为L2(本实施例为10mm)、厚为L3(本实施例为10mm)。稳定环3的外径C需满足:C>R(即C>55mm,本实施例中,C为62mm),则整个固定件的最大外径(即三个受力角2外端所在的圆的直径B)为C+2L1(本实施例为82mm),而82mm<91mm,满足要求。参见图2,套筒4为圆周形套筒,套筒4内径E需满足:R<E<R+2A,套筒4外径X需满足:E<X<R+2A,考虑到固定件强度的要求,本实施例中,套筒4内径设置为65mm,壁厚5mm,外径设置为75mm。套筒4下端的圆周上等距的设置有四个受力槽6,受力槽6的宽度M需满足:M>L2(本实施例中,M为11mm),受力槽6的深度为N满足:N>L3(本实施例中N为11mm)。本实施例中,套筒4的长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选用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4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子工具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轮机喷嘴环加工的工装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