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库区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97296.1 | 申请日: | 2013-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远臣;陈相;朱明;程龙飞;左霞;赵材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A01G9/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 地址: | 404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库区 消落带 生态 护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滑坡治理,具体是一种集淤泥处理和污水处理与消落带的治理一体、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利于环保的库区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三峡大坝的成功蓄水与“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导致上游出现高程为145m-175m的消落带,结果是夏季水位低、冬季水位高,对边坡产生周期性的淹没与冲刷,带走了地表的土壤和淹死原有的植被,诱发多处滑坡和景观破坏。同时,沿江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河道的淤泥都会进入长江,这些会在江底大量的积累,据相关资料显示,每年流入长江的淤泥达到5.2亿吨,最终大部分会被带到坝前,虽然泄洪会带走淤泥,但是密度大的重金属等都会沉积下来,为降低对下游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存在的风险,必须挖掘,否则将会抬高河床。
针对上述挖掘的淤泥处理和消落带的治理已有成熟的技术方案,但都存在一些缺点,即高能耗,方案单一,经济效果差。比如日本对重金属的处理方法为烧结建筑材料、结晶化玻璃、水化热产品等,在国内的处理方法有烧结砖和陶粒,这些都是高能耗的,对于环境和能源来说都是不友好的方法。
对消落带的治理已有大量的技术方案和试点工程,如用预制可种植狗牙根草的混凝土模块,在其上种植耐水淹的狗牙草,对表层土壤进行夯实处理,最终形成覆盖消落带的混凝土绿化边坡。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的预制混凝土模块经常在冬季水位高的时候被冲刷坏,然后土壤仍旧流入长江造成污染。
经资料表明,人工湿地对淤泥中的As、Ba、Cd、Cr、Cu、Ni、Pb、Zn的月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3.4%、36.38%,81.82%、51.32%、48.16%、60%、26.38%、53.11%。
现有的城市污水净化能耗也相当大,造成能源的严重消耗。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无论是单独的淤泥处理或污水处理,还是消落带的治理,能耗均非常高。
将淤泥处理和/或污水处理、和消落带的治理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降低能耗一直以来是环保方案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淤泥处理和污水处理与消落带的治理一体、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和利于环保的库区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库区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预制透水面板,设置在预制透水面板上的预留大孔,以及均布在预留大孔周围的预留小孔;其中:
固定在库区消落带的迎水坡上的多个抗滑支座,该抗滑支座上固定有横向抗倾覆板;
位于库区消落带迎水坡横向方向上同一高度位置处的抗滑支座通过钢筋连接为一体,形成对库区消落带迎水坡纵向方向防滑的脊梁;
位于库区消落带迎水坡横向方向上的相邻两条脊梁之间形成槽,在每条槽中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底发酵淤泥填充层、给水层、上发酵淤泥填充层和土壤层;
在预留大孔中栽种的大型挺水植物使每N条槽形成一个绿化区间段,其中N为除零外的自然数。
由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将淤泥处理和消落带的治理通过一种结构实现集中处理,并且低能耗,节约了能源和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制透水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预制透水面板;2、预留大孔;3、预留小孔;4、抗滑支座;5、横向抗倾覆板;6、钢筋;7、脊梁;8、底发酵淤泥填充层;9、给水层;10、上发酵淤泥填充层;11、土壤层;12、大型挺水植物;13、活性炭层;14、滴灌输水渠;15、滴灌管;16、连接管;17、污水沉淀池;18、锚固段;19、小型挺水植物;20、凸台;21、凹槽;22、下沉台边;23、上沉台边;24、输水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3,一种库区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包括预制透水面板1,设置在预制透水面板1上的预留大孔2,以及均布在预留大孔2周围的预留小孔3;其中:
在库区消落带的迎水坡上固定有多个抗滑支座4,该抗滑支座4上固定有横向抗倾覆板5;
位于库区消落带迎水坡横向方向上同一高度位置处的抗滑支座4通过钢筋6连接为一体,形成对库区消落带迎水坡纵向方向防滑的脊梁7;
位于库区消落带迎水坡横向方向上的相邻两条脊梁7之间形成槽,在每条槽中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底发酵淤泥填充层8、给水层9、上发酵淤泥填充层10和土壤层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72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型组合结构导管架式海洋平台
- 下一篇:一种地面清洁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