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蓄电池车辆用电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69268.9 | 申请日: | 2013-04-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健;潘晋;程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18;H02K5/02;H02K5/22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蓄电池 车辆 用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机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三相异步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广泛应用于电动叉车、电动搬运车、电动牵引车、旅游观光车等,属于免维护、效率高、价格低、环保节能型电机,可替代直流有刷电机。
目前使用的电机其电机的本体机座采用的是表面光整的卷板,并在两端开有风窗孔或端盖开有通风孔的便于电机散热的结构。端盖采用的压铸铁端盖,使电机的整体重量较重。但这种结构的电机防护性能差,易进水,造成电机损坏。其防护等级只能达到IP20级。在狭小的空间里,现有的接线方式影响的其安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一种在不增大外形尺寸的情况下,使电机能达到其性能要求且能达到IP54级,并能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不影响其接线的电机壳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蓄电池车辆用电机结构,包括机座,以及固定在机座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的机座外表面设有螺纹散热槽。
所述的前、后端盖外表面设有凸出的散热筋。
所述的机座采用低碳无缝钢管。
所述的前、后端盖采用隔磁的压铸铝合金材料。
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用于支持转子轴的骨架油封。
所述的机座非轴承的一端设有出线接线总成,电机引接线由所述的出线接线总成引出机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壳体结构在不增大外形尺寸的情况下,提高了电机防护等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每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电机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螺纹散热槽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前端盖;2、骨架油封;3、机座:4、后端盖:5、螺纹散热槽;6、出线接线总成;7、散热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可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现有的电机壳体加以改进,在机座3上车有螺纹散热槽5,沿圆周方向密布整个机座3,机座3两端的前、后端盖1、4不设有风窗孔,这一改进大大降低了电机的温升,提高了防护能力。
为确保电机有足够的强度,机座3采用优质低碳无缝钢管,加工余量小、切削加工工艺性好,便于制造。但在机加工中存在着两端面与端盖配合同轴度难以保证的现象,该现象严重影响了电机气隙,振动的性能,结合本公司历年来电机制造的经验,通过实践验证,我们利用数控加工技术,制定了机座3各配合面“一刀车”的加工工艺,使电机的制造精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电机前、后端盖1、4采用隔磁的压铸铝合金材料,杜绝了电机端部的漏磁,有效的解决了因漏磁对数字交流控制器的干扰现象,实现了与各类数字交流控制器的良好匹配,同时,也使电机的过转矩性能有较大提升。如图2、3所示,前、后端盖1、4的表面增加了散热筋7,并密布整个端面,散热筋7即有其加强筋的作用又能起到电机的散热的效果。
电机的前端盖1上设有用于支持转子轴的骨架油封2,机座3非轴伸的一侧设有出线接线总成6,电机引接线由该出线接线总成6引出机座3,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电机的防护等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皖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92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阴离子分散聚合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生产铸造轮的方法及铸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