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报警门车双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64359.3 | 申请日: | 2013-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0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邓昭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昭杰 |
主分类号: | E05B65/12 | 分类号: | E05B65/12;E05B4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8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门车双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特别是用于店门与车子防盗的报警门车双用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门锁与车子上的防盗锁是能通用的,一般没有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经改进用于店门与车子防盗的报警门车双用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报警门车双用锁,包括锁体1和锁芯2,所述的锁体1头部上设置有向外隆起的锁芯台4,与锁芯台4相通的有锁芯2;锁体1是个长方体形状,其特征在于锁体1上有锁芯2一端的四周设置有发声孔3;与锁体1上锁杆孔5相配合的有锁杆8,锁杆孔5有两个,在锁体1右侧的为第一锁杆孔,在锁体1的左侧是第二锁杆孔;锁杆8上设置有两个锁杆头9,第一锁杆头有若干个圆弧卡槽10与锁芯2配合,构成上锁或开锁状态,第二锁杆头穿过锁体1上的第一锁杆孔5与报警盒12上的第二锁杆孔15相配合,构成报警或不报警状态;在锁体1上的发声孔3内腔锁体1断面处安装有喇叭,喇叭的电源线引出接在该处内壁的电接触点上,该电接触点与报警盒12上的弹性电极13相抵触和电池套构成报警总成。
所述的第一锁杆头上若干个圆弧卡槽10是均匀分布的,第二锁杆头的前端部有一个平槽11与第二锁杆孔15相配合,第二锁杆孔15内腔设置有弹性珠形报警开关;所述的报警盒12前部与后部用螺钉相固定连接。
所述的报警盒12分为前后部,前部是由塑料注塑而成的上下相连接的盒子组成,后部是铸锌而成的长方体,后部其上有与锁杆头9相配合的第二锁杆孔15,塑料盒子上部安装有电池套18与弹性电极13相电连接,塑料盒子下部是线路板座21,报警盒12前后部位相连接部位设置有防水圈14,报警盒12后部上下面均设置有1个螺丝孔16与锁体1上的报警盒固定孔6相对应,用以固定报警盒12在锁体1上。
所述的电池套18是个塑料注塑而成的用以安装钮扣电池19的套子,两侧设置有开口,套子上面设置圆开口20嵌放显露电池正极,套子下部圆开口显露钮扣电池19负极,钮扣电池19的正负极分别与电极接触弹簧17相电连接。
所述的锁芯2的下部22处设置有一个向内凹进的瓢形圆弧23,当锁芯2转动时,该瓢形圆弧23的左面圆弧用于上锁状态,该瓢形圆弧23的右面圆弧用于开锁状态;锁芯2下部22处比上部直径稍小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店门与车辆上都适用,有报警功能,提高防盗性能,牢固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4是图1的右侧视图。
图5是报警盒(12)的俯视图。
图6是报警盒(12)的主视图。
图7是报警盒(12)的仰视图。
图8是电池套(18)的左侧视图。
图9是电池套(18)的俯视图。
图10是U形锁杆(8)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锁芯(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2-锁芯、3-发声孔、4-锁芯台、5-第一锁杆孔、6-报警盒固定孔、7-报警盒安装孔、8-U形锁杆、9-锁杆头、10-卡槽、11-平槽、12-报警盒、13-弹性电极、14-防水圈、15-第二锁杆孔、16-螺丝孔、17-电极接触弹簧、18-电池套、19-电池、20-电池孔、21-线路板座、22-锁芯下部、23-瓢形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优选方式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昭杰,未经邓昭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643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锭纺纱机V型牵伸摇架的后区调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植针式刺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