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构柱式塔吊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23715.7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常章平;孙维振;马永红;颜庭韵;宋敏;蒋画;郑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叶民生 |
地址: | 10002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构柱式 塔吊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塔吊基础,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深基坑的塔吊基础。
背景技术
当建设工程场地内设计有地下室,且塔吊位于地下室基础内时,如塔吊尽早投入使用,对地下室和基坑围护施工有重要意义。塔吊基础结构需满足塔吊本身的性能及承载能力,且应尽量满足结构简洁、施工简便的设计需求。现有先行开挖塔吊基础土方,再将塔吊基础落在地下室底板处的方法,土方开挖深度大,地质复杂,施工风险大、工期长。现有在塔吊底部设置冲孔混凝土桩作为塔吊基础的方法,材料消耗大,难于保证混凝土强度,桩身拆除后将产生大量建筑垃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格构柱式塔吊基础,要解决现有塔吊基础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格构柱式塔吊基础,包括基础桩和承台,所述基础桩由四根钻孔灌注桩构成,承台支设于地下室底板底面与基础桩之间;
所述四根钻孔灌注桩与塔吊之间分别由四根格构柱连接,每根格构柱均由分布于四角的四根角钢和连接在相邻两根角钢之间的缀板焊接而成,格构柱下部锚固于钻孔灌注桩内,格构柱中部与承台锚固且向上穿过地下室底板,格构柱顶部连接用于固定塔吊基础节的格构柱平台,四根格构柱上部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
所述四根钻孔灌注桩的桩顶嵌入承台至少100mm。
所述承台由顶面配筋、底面配筋、拉结筋和基础混凝土构成。
所述格构柱在穿过地下室底板处四周满焊钢板止水片。
所述格构柱平台由焊接于格构柱顶面的水平钢板,以及焊接于水平钢板和格构柱之间的三角钢板构成。
所述支撑杆包括连接在相邻格构柱之间水平撑和斜撑,以及连接在相对两水平撑之间的水平剪刀撑。
所述支撑杆采用槽钢或角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采用四根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桩,桩与塔吊之间采用格构柱连接,格构柱下端埋入桩内作为连接固定点,格构柱可将塔吊的荷载传递至钻孔灌注桩。本实用新型的格构柱式基础不仅质量安全有保证,也降低了塔吊基础的施工难度,确保了工程进度。
格构柱上部之间连接有支撑杆,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格构柱用完后材料可回收,降低了施工成本。基础底板处的格构柱四周满焊钢板止水片,可确保基础底板不漏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图。
图2是图1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节点C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钻孔灌注桩、2-承台、2.1-顶面配筋、2.2-底面配筋、2.3-拉结筋、2.4-基础混凝土、3-格构柱、3.1-角钢、3.2-缀板、4-格构柱平台、4.1-水平钢板、4.2-三角钢板、5-塔吊基础节、6-地下室底板、7-地面、8-水平撑、9-斜撑、10-水平剪刀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这种格构柱式塔吊基础,包括基础桩和承台,所述基础桩由四根钻孔灌注桩1构成,承台2支设于地下室底板6底面与基础桩之间,由顶面配筋2.1、底面配筋2.2、拉结筋2.3和基础混凝土2.4构成。四根钻孔灌注桩1的桩顶嵌入承台2内100mm。
所述四根钻孔灌注桩1与塔吊之间分别由四根格构柱3连接,格构柱3下部锚固于钻孔灌注桩1内,格构柱3中部与承台2锚固且向上穿过地下室底板6,所述格构柱3在穿过地下室底板6处四周满焊钢板止水片。格构柱3顶部连接用于固定塔吊基础节5的格构柱平台4,四根格构柱3上部之间还连接有槽钢制成的支撑杆。
参见图1、图2所示,所述支撑杆包括连接在相邻格构柱3之间水平撑8和斜撑9,以及连接在相对两水平撑8之间的水平剪刀撑10。
参见图3所示,每根格构柱3均由分布于四角的四根角钢3.1和连接在相邻两根角钢之间的缀板3.2焊接而成。
参见图4所示,所述格构柱平台4由焊接于格构柱3顶面的水平钢板4.1,以及焊接于水平钢板4.1和格构柱3之间的三角钢板4.2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保华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23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粘橡胶防水板
- 下一篇:石灰土-透水性混凝土桩复合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