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智能直流电子负载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111681.X | 申请日: | 2013-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4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 发明(设计)人: | 包光平;陈爱华;方诚;毛艳阳;魏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学院;陈爱华;杨本全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36;G01R31/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智能 直流 电子负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载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直流电子负载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经常要对开关电源、线性电源、UPS 电源、变压器、电池或充电器等电子设备进行测试,传统的测试方法中一般都采用电阻、滑线变阻器、电阻箱等充当测试负载,但这些负载不能满足我们对负载多方面的要求,如:恒定电流的负载、带输出接口的负载、随意调节的负载、恒功率的负载、动态负载、多输出端口的负载等,因此也无法对一些电子设备的输出特性进行可靠、全面且简单、快捷的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采用电阻、滑线变阻器或电阻箱充当电子设备测试负载,无法对一些电子设备的输出特性进行可靠、全面且简单、快捷的测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智能直流电子负载装置,其能工作在所设定的模式和所设定的参数状态,实现恒定电压、恒定电流、恒定电阻和恒定功率工作模式,能对一些电子设备的输出特性进行可靠、全面且简单、快捷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显示单元、按键单元、PI调节单元、MOSFET驱动单元以及为整个便携式智能直流电子负载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显示单元、按键单元和PI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PI调节单元的输出端和MOSFET驱动单元的控制端相连,MOSFET驱动单元的输出端和待测电子设备相连,MOSFET驱动单元设有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既和PI调节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又和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中央处理单元接收按键单元设定的命令和数据并进行处理,输出电压电流设定值给PI调节单元,电压电流采样电路实时采集在MOSFET驱动电路上的电压电流,电压电流的实测值也给PI调节单元,同时电压电流的实测值经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后送显示单元显示, PI调节单元比较设定值和实测值,输出信号控制MOSFET驱动单元中MOSFET管的导通与截止,从而使电子负载装置工作在设定模式。通过PI调节单元的控制,实现恒定电压、恒定电流、恒定电阻和恒定功率工作模式,能对一些电子设备的输出特性进行可靠、全面且简单、快捷的测试。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和所述的PI调节单元之间连接有D/A转换单元,D/A转换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D/A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的PI调节单元的标准电压输入端相连。D/A转换单元将中央处理单元输出的设定值进行转换,再输送给PI调节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的电压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A/D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相连,A/D转换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电压电流采样电路采集的电压电流值经A/D转换单元转换再输送给中央处理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的便携式智能直流电子负载装置包括通讯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和通讯单元相连,通讯单元和上位机相连。通过通讯单元,电子负载装置能接收上位机发送过来的命令和数据,根据上位机的通知工作在上位机设定工作模式下,使用更加方便和灵活。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讯单元为串口转USB接口单元,串口和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相连,USB接口和所述的上位机相连。通讯连接方便,通过这个USB接口还能对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的MOSFET驱动单元连接有过压过流保护电路。工作更加安全和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显示单元和所述的按键单元采用液晶触摸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显示清楚。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采用MSP430F149单片机。实现方便,性能更加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单元由充电锂电池供电。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根据按键单元设定或上位机发送的控制命令工作在所设定的模式和所设定的参数状态,通过PI调节单元实现恒定电压、恒定电流、恒定电阻和恒定功率工作模式,从而能满足被测电子设备多方面的要求,对电子设备的输出特性进行可靠、全面且简单、快捷的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原理连接结构框图。
图中1.中央处理单元,2.显示单元,3.按键单元,4.PI调节单元,5.MOSFET驱动单元,6.电源单元,7.电压电流采样电路,8.D/A转换单元,9.A/D转换单元,10.通讯单元,11.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0.待测电子设备,21.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学院;陈爱华;杨本全,未经台州学院;陈爱华;杨本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116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横向X型拉伸支架的棋盘
- 下一篇:一种串联式汽-水换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