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驱电动三轮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049858.8 | 申请日: | 2013-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建辉 |
| 主分类号: | B62K5/027 | 分类号: | B62K5/027;B62J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驱 电动三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代步工具,涉及一种载人的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载人用电动三轮车多采用后轮驱动,通常是在其中一个后轮上安装轮毂电机,由于动力集中于车体一侧,行驶中车体受力不平衡,不能平稳行驶,且在转向时容易发生侧翻等安全事故。有些方案中采用电机、减速机构、差速机构来驱动两后轮,相应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且由于传动部件的增加,提高了电动三轮车的能耗,影响其速度及续航里程。另外,目前的电动三轮车其倒车功能通常是通过电机反转或换挡齿轮来实现,需增加相应的功能部件,增加了其成本,使其缺乏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操纵性好,采用前轮驱动,运行安全平稳的前驱电动三轮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前驱电动三轮车,其车架由底盘、前梁构成,底盘下方设有两后轮,前梁前端设有前叉、前轮及车把,车把上安装有控制器及操纵部件;其特征在于:前轮上安装有轮毂电机,其向左、右均可旋转180度;底盘上方通过斜撑折叠支架支撑有座架,座架上方设有组合固定的坐垫及背靠垫。
所述的斜撑折叠支架由左右对称的两组斜撑构成,每一组分别设有两个交叉的斜撑,同一组中的其中一斜撑上端轴固定于座架一端外侧,下端固定于底盘上侧,座架可沿连接轴360度旋转,另一斜撑上端轴固定于座架下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与设置在底盘上的插接管组合固定。
所述的斜撑折叠支架,同一组中的其中一斜撑为减震斜撑,设有减震弹簧。
所述的两个带有减震弹簧的斜撑即减震斜撑,上端铰接于座架后端,以便有利于将重心前移,在前驱动的方式下保持行车平稳,避免车辆后翻。
所述的底盘前端及前部两侧设有折叠踏板,后端设有可拆卸的组合踏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采用前轮驱动,前叉及座架下方均设有减震机构,动力分配均匀,利于平稳行驶,可避免侧翻,通过控制前轮的方向即可实现倒车,无需加设其他传动或控制部件,利于控制成本,降低了能耗;其操纵性好,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强;底盘以上部件采用组合式及折叠式,使其结构更加紧凑,使用更加方便,调整更加灵活,空间利用率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盘、斜撑折叠支架及座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靠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靠垫展开后固定于座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电机,2、前轮,3、前叉,4、减震弹簧,5、折叠活节,6、车把,7、座架,8、电池,9、坐垫,10、背靠垫,11、底盘,12、组合踏板,13、后轮,14、斜撑折叠支架,15、折叠踏板,16、前梁,17、插接管,18、斜撑,19、插接座,20、折页,21、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1、2所示,车架由底盘11、与其焊接的前梁16构成,底盘11下方设有两后轮13,前梁16前端与前叉3连接,前叉3上下分别设有车把6及前轮2,前叉3上设有减震弹簧4;车把6上安装有控制器、喇叭、转把、车灯等操纵部件,车把6的竖直段上设有折叠活节5;前轮2作为驱动轮,安装有轮毂电机1,前轮2向左、右均可旋转180度,以便实现倒车功能,并缩小转弯半径;底盘11上方通过斜撑折叠支架14支撑有座架7,座架7上方设有组合固定的坐垫9及背靠垫10;底盘11前端及前部两侧设有折叠踏板15,后端设有可拆卸的组合踏板12;电池8放置于底盘11上方,座架7与底盘11之间设有较大的空置区域,可用于放置物品,增加其携带能力。
参看附图1、2、3所示,所述的斜撑折叠支架14由左右对称的两组斜撑18构成,每一组分别设有两个交叉的斜撑18,同一组中的其中一斜撑18上端轴固定于座架7一端外侧,下端固定于底盘11上侧,座架7可沿连接轴360度旋转,另一斜撑18上端轴固定于座架7下侧,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与设置在底盘11 上的插接管17组合固定;同一组中的其中一斜撑14为减震斜撑,设有减震弹簧4。将电池8、坐垫9、背靠垫10等组合部件拆下后,即可进行折叠,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将斜撑18从插接管17中抽出,将另一斜撑18向另一侧倾斜,并将座板7翻转至下面朝上,最终可将座板7与底盘11靠拢在一起;同时将折叠踏板15、组合踏板12及车把6折叠后,可大大缩小其体积,提高其便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建辉,未经曹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049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刷边机用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减振器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前悬置装置





